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新科技赋能种植业 新农人带火乡村游
加入时间:2025-04-03  来源:人民日报  
 

  “咱家的大樱桃色泽红润,咬一口脆甜多汁!想来采摘的家人们,现摘现吃最新鲜!”
  
  4月2日,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区茂霖采摘种植园内,“新农人”杜晓瑜一边通过网络直播热情向网友推介,一边忙着接待前来采摘的游客。
  
  “你看这樱桃多红!在这田间,好像能采摘春天!”杜晓瑜俏皮地说。
  
  “我是外地人,通化是我爱人杨大勇的家乡。大学毕业后,我们一直在北京工作,从事工程和旅游行业。2016年,我爱人决定返乡创业。”杜晓瑜回忆,依托家乡的青山绿水,夫妻俩决定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夫妻俩开始了解相关的农业政策、法规,学习林下鸡、藏香猪养殖和水果种植技术,全国各地跑了不少地方、请教了不少专家。
  
  “最开始搞养殖,最多的时候养了4000多头藏香猪和1万多只林下鸡;2018年又引进树苗,2019年开始建棚搞种植采摘,目前经营了12栋大棚,除了种樱桃,还种了草莓、水果西红柿,好吃着呢。”杨大勇说:“前些年是看好农业的未来,现在还看到了农旅结合的前景。”
  
  现在,大棚樱桃成熟,从提篮卖货到直播引客、从单一种植到多元经营,新时代乡村产业科技与传统碰撞、农业与旅游交融,迸发出蓬勃活力。
  
  翠绿的叶片间,一串串、一簇簇大樱桃果实饱满,红得透亮。游客拍照、采摘,篮子里盛满甜蜜。
  
  “在直播间看到这里的樱桃成熟了,特意带家人来采摘。现摘的樱桃就是不一样,汁水足、口感脆、味道甜!”游客张瑛莹趁着闲暇时光和家人一起来采摘樱桃,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
  
  “周末一天就能接待200多人次,供不应求,销售不用愁!”看着樱桃喜获丰收、游客慕名而来,杜晓瑜喜笑颜开。
  
  杜晓瑜的采摘种植园凭技术种出好果子,依托网络平台“云端”揽客,将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采摘经济产业兴农,甜了游客、旺了乡村。
  
  受冬季严寒漫长、有效积温不足等自然条件限制,在东北地区,成功种植高品质大樱桃并非易事。茂霖采摘种植园不仅攻克了种植难题,还通过科技赋能,让大樱桃抢“鲜”上市。
  
  “往年这时候樱桃才刚挂果,今年咱们的头茬果已经上市了!”杜晓瑜轻抚饱满的樱桃,脸上写满自豪。这提前一个月的丰收,源自采摘园的“智慧密码”:
  
  大棚内,双膜保温系统外层防寒、内层控温,智慧风控系统、温控系统精准控制通风、温度,模拟樱桃最爱的昼夜节律;种植技术方面,沙壤土、发酵后的农家肥配合精准滴灌,既满足樱桃“不喜水”的特性,又能确保养分均衡供给,提升果实的甜度。
  
  “去年我们刚升级了双膜棚,白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晚上在8摄氏度以上。头茬樱桃比预期提前一个月成熟。”杜晓瑜分享自己种植樱桃的诀窍。
  
  据了解,茂霖采摘种植园有8栋樱桃大棚、800余棵樱桃树。其中2栋大棚去年进行了双膜棚升级改造,杜晓瑜计划接下来对另外6座大棚也进行改造。
  
  如今,在二道江区铁厂镇四道沟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茂霖采摘种植园,以及村民自家的特色采摘园,构成了村里采摘经济的“三大支柱”,采摘经济又带火了乡村旅游。
  
  不仅在四道沟村,近年来,二道江区积极培育多元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特色种养业,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抱团发展模式,加大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的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樱桃陆续成熟,采摘期可以从现在持续到6月,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樱桃,还能体验从枝头到舌尖的田园之乐。”杜晓瑜说。(记者李铭 孙鑫)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农业] 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农业] 建设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旅游]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