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19条措施加快发展节水产业 |
加入时间:2025-05-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自治区水利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牧厅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深入推进自治区“节水行动”的实施,着力破解全区水资源制约瓶颈,培育形成节水领域新质生产力,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新动能。
《具体措施》聚焦“项目谋划+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技术支撑+金融保障”“五位一体”发展体系,从7个方面提出了19条措施。
在制度保障方面,通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重点领域节水管理、法规标准完善及市场机制健全“四轮驱动”,明确建立用水总量分源分级管控、高耗水产业限审限批等制度。
在项目建设方面,设立“摸底数—建台账—强调度”递进式推进机制,建立覆盖农牧业、工业、城镇的节水设施动态监测台账。
在合同节水方面,聚焦公共机构、高校、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逐步拓展合同节水管理范围和深度。
在产业培育方面,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配套“节水贷”等金融支持政策,推动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竞争力突出的节水产品设备生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品牌。
根据《具体措施》,到2025年,全区范围内要实施20个以上合同节水项目。到2027年,在现有基础上再培育3家—5家节水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形成多元化的节水产业市场,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围绕龙头企业,在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管理服务等领域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全面助力绿色低碳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抓严抓实《具体措施》落地见效,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聚焦自治区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推广先进节水适用技术,充分发挥项目在节水产业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节水技术集成应用,加速节水产业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大力提升全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效率。(作者:李俊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