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黑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山水成宝藏 万物竞自由
加入时间:2025-05-25  来源:黑龙江日报  
 

  在黑龙江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人工巢里,经过东方白鹳的精心孵化,小东方白鹳即将破壳而出;在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只棕熊悠然地安家落户,母熊时常带着小熊们在林间漫步;在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归的丹顶鹤安然地芦苇荡里栖息,时而伫足而立,时而翱翔天际……当绿色遍染了黑土地,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便开始生动上演。

丹顶鹤振翅翱翔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肩负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政治责任。在推动绿色龙江建设中,黑龙江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决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的龙江大地,山川锦绣,鸟飞鱼跃,万物生长竞自由。
  
  全国首批国家公园:逐步形成稳定的东北虎豹繁殖扩散的生态廊道
  
  2021年4月,一声虎啸在密山市临湖村响起,打破了村庄往日的宁静。村民们发现,老虎进村了。当晚,老虎被救助队麻醉并捕获。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进村的是一只2岁至3岁的雄性东北虎,由于出现在完达山区域,因此被命名为“完达山1号”。一个月后,“完达山1号”在穆棱市放归,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并放归野生东北虎。
  
  监测定位显示,放归后的“完达山1号”很快进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并长期在国家公园附近来回游荡。一时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入了大众视野。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是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片区)总面积为4508平方公里,涉及牡丹江市东宁、穆棱、宁安3个县(市)的9个乡镇。
  
  近年来,黑龙江省常态化开展清山清套和打击偷盗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提升东北虎、东北豹栖息地质量,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强化监督管理,东北虎、东北豹数量明显增多,黑龙江片区累计监测东北虎12只、东北豹47只,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扩散的生态廊道。
  
  2024年5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牡丹江市政府签署了《协同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合作协议》,双方按照“央地共建、多方参与”原则,实行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协同管理机制,共同谋划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2025年4月,协同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片区)建设工作202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要全力推动管护中心建设,完善天空地监测系统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人虎冲突预警,统筹防控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风险。
  
  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2025年4月11日,在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之称的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招98号人工巢”上的东方白鹳成功产下鸟蛋,大约30天就将成功孵化出鹳宝宝。
  
  自1993年开始,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步探索开展东方白鹳人工筑巢招引工作。针对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大乔木上筑巢繁殖的生态学特性,保护区开始在岛状林中选择适宜的树木进行筑巢招引。
  
  随着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筑巢招引工作不断深入,东方白鹳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24年末,保护区已经成功招引了954对东方白鹳在这里栖息繁殖,并成功繁育幼鸟2667只。
  
  今年,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人工筑巢进行了新的尝试,工作人员介绍说:“部分东方白鹳选择在电线杆上筑巢,我们经过与电力部门沟通,对两处输电线路上的天然巢进行试验性改造,打造了能与输电线路完全分离的铁质人工招引巢架,并安装了绝缘和避雷装置,确保东方白鹳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栖息繁殖。”
  
  据统计,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全球东方白鹳物种保护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种群数量,使得东方白鹳在全球种群由原来的不足3000只恢复到现在的超过1万只。2022年,保护区的东方白鹳保护工作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东方白鹳的故事,是黑龙江省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黑龙江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
  
  2023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多部门印发《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到2030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95%以上。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吴殿峰表示:“黑龙江省将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持续推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旗舰物种、极小种群和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水平。”
  
  “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整改破坏生态问题守好野生动植物家园
  
  为了守护好野生动植物的家园,黑龙江省多年来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
  
  吴殿峰介绍说:“2024年开始,我们将监督范围从自然保护地扩大到生态保护红线,将依法加大对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促进问题彻底解决,全力做好黑龙江省重要生态空间监督管理工作。”
  
  据了解,“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重点聚焦非法排放废水、废气,倾倒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建设排污口等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以及毁林、毁草、毁湿、筑坝、挤占自然岸线等破坏自然资源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些行为都危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最终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通过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全面开展自查,逐一排查核实各类问题线索,并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成问题整改,确保对生态破坏问题做到能发现、早发现,并督促整改落实。”吴殿峰说。
  
  此外,在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强化监督省级督导核查组,前往各地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省级督导核查工作,督导推进问题整改到位。
  
  “我们将持续优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移送上报’的生态破坏问题处置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和监督责任落实落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夯实基础。”吴殿峰说。(吴玉玺)
  
  

[工业] 从生锈到生趣 老厂房蝶变带来哪
[林业] 河北推进退化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实
[林业] 深挖森林钱库 浙江林下生金
[林业] 新型集体林场如何激活生态钱库
[工业] 构建数字生态系统 实现国有企业
[林业] 安徽亳州:林下小空间培育生态富
[林业] 浙江推进林业标准地建设
[林业] 湖南道县:发展绿色产业 助推林
生态修复催生两山转化新样本
山西新绛多措并举全力守护绿水青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勤俭之道
以旧换新 金钥匙打开市场增长新
以旧换新如何撬动消费市场
习近平拦下的半碗剩饭
6年时间41场婚礼 村里的帮喜
撬动志愿服务力量 助力美丽广东建设
上海将建成至少100家智慧养老院
多地加力推动好房子建设
有里有面 做好城市更新绣花功
看云南小渔村如何烤出乡村振兴新滋味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