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河北秦皇岛:创新海上耕作建设蓝色粮仓
加入时间:2025-06-02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正值扇贝育苗的关键期,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的扇贝养殖海域生机盎然。渔民们起吊、投苗、布网,投下一个个装有稚贝的笼具,紧锣密鼓地进行“海上耕作”,为全年的收成打下基础。
  
  35岁的养殖户姚远从小跟随父亲以近海渔业为生,见证了北戴河新区海洋牧场的发展与壮大。他今年共投放3万多笼扇贝,参照以往市场行情,预计毛收入可达200多万元,他说:“今年苗种价格略高,但品质不错,海区环境也好,我信心很足。”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拥有82公里海岸线,6海里至12海里范围内的可用海域面积超过20万亩,大部分区域用于筏式扇贝养殖。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北戴河新区以海洋生态修复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截至目前,北戴河新区已有4家单位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海域面积达2.89万亩,总投资1.4亿元,累计投放海参、扇贝等各类苗种超过5000万单位。在促进养殖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带动了水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品牌营销和休闲渔业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北戴河新区的海洋牧场不仅是发展渔业的“蓝色粮仓”,更是生态修复的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人工鱼礁、投放多样化海洋苗种,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原本资源枯竭的海域重新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又反哺渔业,实现了良性发展。
  
  清晨6点,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监测船缓缓驶入人工鱼礁区,技术员正用声呐扫描礁体附着生物生长情况。通过水下摄像头可见灰白色的混凝土礁体表面覆盖着墨绿海藻,成群的梭子蟹在缝隙中穿梭,海参蜷缩在礁体底部。
  
  “近两年在海之洋海洋牧场投放3.6万空方人工鱼礁,已形成‘藻—贝—鱼’共生系统。”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水产科科长聂国军抓起一把刚打捞上来的礁体附着物说,监测数据显示,海洋牧场建设以来,藻类的覆盖率已达30%以上,海域渔业资源量恢复至2015年的3.2倍,消失多年的中国对虾、牙鲆鱼在水域重现。
  
  北戴河新区还在扇贝养殖区间吊养龙须菜、羊栖菜等大叶藻,不仅净化水质,也为海参提供了优质饵料,带动当地渔业提质增效。如今,海洋牧场内的礁体区已形成稳定的生物栖息地,成为扇贝、海参、鲍鱼等经济贝类的理想栖息和繁殖场所,带来生态效益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下一步,秦皇岛将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升级,促进“海洋+旅游”“渔业+休闲”等融合发展,推动昔日业态单一的渔业养殖海域转变为集生态修复、资源增殖、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记者 王胜强)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