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引领毕节越重山
突出自身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
加入时间:2025-06-03  来源:人民日报  
 
  新发展理念扎根乌蒙深处,在贵州省毕节市孕育出无限生机。
  
  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也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底子薄、欠发达,如何建设示范区?
  
  实事求是,毕节立足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发挥比较优势,久久为功。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毕节吃过生态恶化的亏。森林覆盖率一度仅14.9%,过半土地遭受水土流失破坏,裸石山地逾230万亩。
  
  辩证取舍,毕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百里杜鹃管理区华丽蝶变,恰是一个样本。
  
  杜鹃花似海,乌金地下藏。绵延50余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带,过去被3800多个黑煤窑围困。
  
  取缔黑煤窑,整合规范煤矿生产,发展旅游业,毕节演绎新故事。
  
  换思路、开民宿,曾经从事采矿业的庙角村村民陈尚勇如今“钱挣得安心、舒心”。
  
  202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逾6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美留住了,煤怎么办?
  
  毕节矿产资源富集,过去精深加工能力有限,工业经济“傻大黑粗”。
  
  绿色转型,无法一蹴而就。遵循经济规律,毕节从实际出发,一门心思抓产业转型升级。
  
  杜鹃林带下的滚滚乌金,以全新面目示人。
  
  黔西经济开发区,贵州黔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煤炭变身聚酯纤维面料的原料乙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氢气等,全部回收利用。
  
  “煤炭使用由‘燃料型’转向‘原料型’,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产品生产由一般加工转向高端制造。”贵州黔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付军说。
  
  毕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从2018年到2024年,磷矿开发从零增至每年200万吨,磷铁等重点非能源矿产资源采选产值增长139.13%。
  
  毕节有人口数量优势,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全市拥有户籍人口952.77万。2018年,当地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扬长补短,毕节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命运之变,印证技能照亮前程。
  
  秦鹏来自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家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的他,无一技之长,只能四处打零工。
  
  “走进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广东技工·广州港班’,人生有了新的机遇。”扎根广州,秦鹏成为一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司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毕节工匠”品牌,构建以毕节职教城为中心的“1+8”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毕节技能人才总量从2018年的17.85万人增至2024年的41.21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比重增至33.13%。
  
  产业之变,折射人才支撑有力。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成立不过4年,用工量迅速升至1400余人。
  
  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是难题,总经理王冬阳却很轻松:“这里产业工人多、职教体系完备,简单培训后很快就能上岗。”
  
  以产业聚人才,靠人才兴产业。毕节积极发展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壮大生态食品、电子信息等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6年多来,我们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071人、产业人才3137人。”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和国介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由2018年的72.32万增至当下的124.4万。
  
  不过,有限的经济体量,仍是毕节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促高质量充分就业,毕节织密内外两张网。
  
  市内拓岗,9个“零工市场”、880个零工驿站、3716个村级就业信息平台,关爱留守群体;市外输出,与80个城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优化30个省外劳务协作站。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破立并举,毕节坚持打破藩篱、推动协同变革,向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动力、要活力。
  
  织金经济开发区,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遭遇棘手难题。
  
  2024年8月启动,原计划3年完成一期工程。由于市场突变,部分产能须提前一年多投产,否则企业将失去竞争优势。
  
  思路一变天地宽。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办事流程,市县一体推进。今年春节假期,项目征迁取得突破,为后续建设腾出时间。
  
  “啃下这块硬骨头,得益于干部作风之变,更得益于近年来毕节持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织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付正祥感慨。
  
  发出贵州首张林业碳票,深化“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推行招投标“一纸承诺抵万金”改革……6年多来,毕节市县两级重点推动改革事项分别达408项、811项。
  
  数据映照毕节答卷。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稳居贵州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贵州前列;威宁苹果、天麻酒、马铃薯远销海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13%;89.25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贵州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表示,“干字当头,加紧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山连山,弯接弯。车行乌蒙,最盼豁然开朗、一马平川。新发展理念,引领毕节越重山、向未来。(本报记者马跃峰 卞民德 黄 娴 本报记者程焕参与采写)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