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中非绿色合作播种非洲绿色长城的未来
——访毛里塔尼亚环境部长拉格达夫
加入时间:2025-06-05  来源:新华社  
 
  “‘中非绿色技术公园’不仅是一项双边合作项目,更是一场正在播种的绿色变革。”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马苏达·巴哈姆·穆罕默德·拉格达夫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这一由中国与毛里塔尼亚共同推动的项目,正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拉格达夫介绍说,自2017年毛方与中国科学院签署首份合作协议以来,“中非绿色技术公园”项目已在毛里塔尼亚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100公顷沙地被成功固定,其中4公顷沙地经中国固沙技术治理转变为可持续利用的绿洲;45名当地技术人员完成了绿化技术培训;项目还为当地社区直接创造了120个就业岗位。
  
  拉格达夫说,最近与中方签署的1万公顷绿化项目协议,“标志着合作进入新阶段”。项目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也提升了民生水平。得益于中国提供的太阳能灌溉系统,园区苗木成活率超过90%。在项目覆盖区域,15个村庄即将建立社区菜园,妇女们还计划依托苗圃建立干果合作社。这一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了环境修复与社区赋能的双重目标。
  
  谈及中毛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的合作,拉格达夫认为,中国是毛里塔尼亚在科技与技术层面“无可替代”的伙伴。她举例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已为非洲“绿色长城”毛里塔尼亚国家署安装3座智能气象站,并与中企合作,引入无人机播种系统及一整套固沙设备。
  
  “我们正在推动建立‘中毛防治荒漠化中心’,希望其成为中非生态合作的示范平台。”拉格达夫表示,该中心未来将承担科研支持、培训推广、技术本地化改良等多项功能,为整个西非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在绿色技术与生态治理方面的探索与成就,拉格达夫表示高度认可。她指出,中国是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其在环境质量提升、绿色转型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经验,为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我所在部门多次参与和中国科研机构,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及其研究所的项目交流与技术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互动机制。”
  
  拉格达夫指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当今国际社会在荒漠化防治、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多边议题上的共识高度契合,体现了对全球生态安全的系统性理解。
  
  拉格达夫表示,中国在双边与多边生态合作机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技术与资金支持方面有效缩小了南北差距。她指出,中国的技术帮助促成非洲“绿色长城”计划被纳入多项国际融资机制。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具备独特的一体化特点。”拉格达夫说,这一合作融合了高科技、技术转移和创新融资三大要素。比如,85%的生态监测点使用中国系统设备,中国的固沙技术实现本地化应用等。她强调,这种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不附加政治条件,重视技术本地适应性,确保项目与毛里塔尼亚国家适应规划高度契合。
  
  2025年是中毛建交60周年。拉格达夫指出,以非洲“绿色长城”毛里塔尼亚国家署、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碳森林资源(北京)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三方合作,正是中国协助非洲国家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展望未来,拉格达夫表示,中非绿色合作已进入深耕阶段。“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已不再是梦想——在这项非凡合作的推动下,它正生根发芽。”(记者 司源)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