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服务温度
加入时间:2025-06-11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艺龄
 

  6月6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民声热线》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节目视频,视频中,电台听众袁先生向主持人投诉,称当地政府欠他134万工程款2年不还。然而,当主持人打电话到湛江市坡头区政府办公室反映这件事情时,电话那头传来嬉笑声,一工作人员指示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用理,挂掉!”(6月7日上游新闻)
  
  政务服务的温度,往往藏在接电话的语气里。袁先生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本就是政府公信力的“应答题”——无论是合同履行的法律责任,还是民生权益的保障义务,相关部门都该主动担责、积极协调。但电话那端的嬉笑,暴露出部分工作人员对群众诉求缺乏应有的重视,潜意识里将群众难题当作“麻烦”:本该严肃对待的民生难题,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可以随意打发的“噪音”,本该置顶的群众利益,在权力惯性中被轻慢搁置。这种对民意的钝感,本质上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背离。
  
  更值得警惕的是,“挂掉”指令背后的权力逻辑。当媒体以第三方身份介入问题协调时,本应成为政企沟通的“桥梁”,却被某些部门视为“添乱者”。这种将舆论监督视为“麻烦”的心态,暴露出基层治理中“捂盖子”“躲问题”的惯性思维,宁可让问题在沉默中积累风险,也不愿直面矛盾、主动作为。长此以往,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桥梁”就会被这种“拒接式治理”逐渐侵蚀,最终损害的是基层治理的根基。
  
  事件发生后,当地迅速作出停职检查、全区自查的回应。但整改不能止步于个案处理,更需从制度层面破解“民意梗阻”。政府不仅要建立常态化的政务服务培训机制,让“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接电话、办事情的自觉行动,更需要完善诉求响应的刚性约束,比如明确政务热线办理的时效标准、责任清单,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让“挂电话”之类的敷衍行为成为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
  
  当公职人员在话筒前多一份对民意的敬畏,政府公信力就会多一份生长的土壤。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基层治理升级的转折点。让每一个电话背后的民生期待,都能在严肃的责任担当中找到回应,让政务服务的温度,不再因个别人员的态度而打折。毕竟,政府部门的“听筒”里,传递的应是千家万户的心声,承载的应是“人民至上”的初心。 (浙江万里学院)

 


  
  

[工业] 涉农国企如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旅游] 别让银发经济沦为坑老经济
[农业] 让更多农村公路成为振兴路
[林业] 河南淅川推进林长办与林业站融合
[林业] 广西将试点建设10个林下经济产
[旅游] 让红色旅游持续焕发生命力
[林业] 21起违法违规典型问题被通报
[工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哪转 怎么转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垃圾治理岂容掩耳盗铃
我国3年共减少粮食损失超500
让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深圳南山区让城市更轻声细语
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
好的城市要能安顿身心
振兴不只看数据 更要看到村民笑脸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