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加入时间:2025-0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作者 项菁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题: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甜蜜经济”促振兴

  夏季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浙江各地乡村,蓝莓、杨梅、桃子、水果玉米等时令果蔬喜获丰收,“甜蜜经济”勾勒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
  小朋友在常山县上猷阁村采摘蓝莓。郑召隆摄

  近日,在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村的蓝莓种植基地,10余名村民身披雨衣,忙着采摘蓝莓。据介绍,今年该村蓝莓产量约2.5万公斤,市场价卖到每公斤40元至50元。

  2019年,上猷阁村依托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利用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的扶持资金,开始种植蓝莓新品种“蓝美1号”。此后,该村蓝莓产业发展迅速,并打响了知名度。

  据上猷阁村党支部书记李勤勤介绍,为延长蓝莓产业链,该村还先后开发了蓝莓汁、蓝莓酒、蓝莓酱,深受消费者的好评。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果农采摘余姚杨梅。王永春摄

  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该省现已培育浙东、浙南、浙中三大杨梅优势产区,今年杨梅总产量预计达到74万吨。

  放眼浙东地区,在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的山头,一颗颗或红或紫的杨梅挂满枝头。余姚作为“中国杨梅之乡”,种植户超1.5万户,今年当地杨梅鲜果销售额预计超3亿元。

  这些天,61岁的梅农王家定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相比露天种植,大棚杨梅的采摘期提前了20多天,而且坐果均匀、品质也好。”王家定守护着70多亩杨梅林,近些年他尝试用大棚种植杨梅,尝到了新的甜头。“去年光靠种杨梅,就收获了80万元。”他说。
  在嵊州市开元村,农户们对现摘的水果玉米进行处理和打包。周丹供图

  为浙江农户带来“甜蜜经济”的,还有一根根玉米。

  “水果玉米已经售罄,甜糯玉米正式上市。”近日,“90后”新农人周丹在朋友圈里广而告之。

  水果玉米、黑糯玉米、紫糯玉米、拇指玉米……在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田间地头,周丹栽种的各类玉米接连丰收。经过线上线下销售,一根根玉米受到全国各地食客的青睐。

  四年前,周丹返乡创立家庭农场,承包了2000多亩水田种粮食。这些年,为了提高水田的经济效益,她开始尝试水稻、玉米协同的水旱轮作模式。

  “不光是玉米带来收益,玉米秸秆还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种稻,实现双赢。”周丹说。(完)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