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加入时间:2025-06-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更大、任务更重的形势,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形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共识和行动。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的趋势。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从布局变化看,持续多年的耕地“南减北增”开始转为“南北双增”,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耕地净增加210.5万亩。从坡度变化看,园林地“上山”、耕地“下山”趋势初步呈现,全国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净减少132.19万亩,2度以下耕地净增加714.7万亩。

  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仍将不可避免占用部分耕地。耕地撂荒也不同程度存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依然艰巨,需要高度重视并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为此,要对标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继续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已编制完成并落地落图,明确了各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省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有关部门要严格考核问责,不能含糊。

  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改革。耕地减少主要由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多因素造成。针对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靠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难以为继的问题,我国及时改革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要继续全面构建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占补平衡落实机制。

  继续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已研究起草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将以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为目标建立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逐步提高优质耕地比例。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等。

  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收益相对偏低。要继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