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内蒙古巴彦淖尔上半年完成生态治理超300万亩
加入时间:2025-07-0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聚焦“提质、兴业、利民”,全力跑出生态治理“加速度”,截至6月已完成治理301.52万亩。
  
  巴彦淖尔市坚持以水定绿、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在沙区上下风口、沙源区、路径区分区施策,在水源条件具备的区域,开展乔灌草、造封飞立体化综合施治,带网片区域化整体推进;在水源难以保障的区域,通过工程固沙、围栏封育等措施,促进植被自然恢复,确保治一片、成一片。
  
  在科技治沙方面,选用抗逆性、耐盐碱、生命力强的树种草种,推广生态包、种子绳、保水剂、专用肥等节水抗旱新技术,依托三北工程研究院、中国林学会巴彦淖尔服务站等科研机构开展节水抗旱造林、盐碱地植被构建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提升工程的科技含量。
  
  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巴彦淖尔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推广林草、林药、林禽等“林草+”模式,大力发展酸枣、肉苁蓉等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经济林1.62万亩,完成年初任务的80.9%。依托内蒙古自治区7个产业化项目打造水肥一体化梨树示范基地,巴彦淖尔市种植酸枣等林下中药材6000亩,建设保鲜库和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引进果酒、酸枣仁生产线各1条。
  
  今年,巴彦淖尔持续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拿出更多保障措施,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规范以工代赈程序,各旗县区在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中明确以工代赈的具体建设内容、用工环节、可提供就业岗位等内容,在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中明确以工代赈比例要求。目前,全市已组建务工服务队47支,涉及农牧民2446人,承揽“三北”项目栽植等工程任务。1.7万名农牧民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参与工程建设,人均月收入6000多元。(斯日古冷)
  
  
[工业] 涉农国企如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旅游] 别让银发经济沦为坑老经济
[农业] 让更多农村公路成为振兴路
[林业] 河南淅川推进林长办与林业站融合
[林业] 广西将试点建设10个林下经济产
[旅游] 让红色旅游持续焕发生命力
[林业] 21起违法违规典型问题被通报
[工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哪转 怎么转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垃圾治理岂容掩耳盗铃
我国3年共减少粮食损失超500
让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深圳南山区让城市更轻声细语
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
好的城市要能安顿身心
振兴不只看数据 更要看到村民笑脸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