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江西宜丰百万亩森林焕发生态与经济新活力
加入时间:2025-07-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在赣西北苍翠的九岭山脉腹地,宜丰县以“中国竹子之乡”和“国家级生态县”的厚实生态家底为依托,推动一场关乎百万亩森林命运的改革。
  
  宜丰借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试点的东风,创新构建管理体系、融合路径、保障模式“三位一体”的并轨管理新机制,全县67.53万亩公益林与43.21万亩天然林得到统一管护、系统治理、融合发展。
  
  宜丰林地广袤、占县域面积72%,是九岭山脉生态屏障核心区。2024年,江西省吹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号角,宜丰作为30个先行试点县之一,率先响应政策要求,以机构整合为突破口,大刀阔斧破除管理壁垒。
  
  宜丰整合原13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及县木材检查站,组建县林业工作总站,并下设14个乡镇派驻工作站,形成高效的“1+14”垂直管理体系,实现了“一个机构管两林”的基层服务全覆盖。与此同时,压实“一长两员”架构下的三级责任,县林业工作总站统筹部署、乡镇林业站具体落实、111名网格化护林员精准巡护。昔日模糊的权责,如今变得明确而高效。
  
  制度重塑之外,科技支撑为并轨管理加快落实脚步。宜丰投入400余万元,精心打造“林长制数智平台”,构建起“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依托“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全县17339宗公益林地块与5692宗天然林地块的矢量数据尽数入库,补偿资金发放得以与林地权属实现精准匹配。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平台宜丰完成232宗、2620余亩天然林纠错上报工作,为森林资源科学管理与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石。
  
  数字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效能,更拓宽了森林经营的渠道。在县西北部主要通道沿线,一条长达100公里的示范带巧妙运用“间伐+补植”组合措施培育优质大径材,累计完成培育1100亩,建成乡土阔叶树基地2562亩。在林下,草珊瑚、山香圆等中药材蓬勃生长,面积达4198余亩。此外,笋竹两用林改造2500亩、毛竹丰产林改造1万多亩,有效拓展了“以林养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并轨管理并非“管死”,旨在“激活”。宜丰以创新“三链”融合发展,让森林资源焕发蓬勃生机。
  
  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公益林与天然林资源禀赋,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建成九天生态旅游、天沐汤集森林康养等林旅康养综合体,全县拥有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和12处乡村森林公园,带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完善法治链条。建立“林长+公安局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联席机制,推动“两法衔接”和公益诉讼衔接,依托“林长制+森林督查”工作方法,2024年完成303个疑似问题图斑核查整改,全年查处涉林案件50起,严厉打击破坏公益林、天然林的违法行为,持续营造高压态势,形成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督联动格局,维护林区良好秩序。
  
  优化生态链条。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试点项目,2024年完成公益林持续经营试点5472亩、天然林修复1万余亩,巩固提升生态修复成果。同时,持续开展“绿剑”“护松2024”专项行动,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实现疫情小班、疫情面积“双下降”,不断提升森林群落整体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百万亩森林的并轨管理与价值释放,离不开坚实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宜丰精心打造“三全”模式,为绿色发展筑基护航。
  
  资金保障全覆盖。积极争取并整合涉林资金,建立并轨管护专项资金池,2024年投入超500万元用于护林薪酬、监测设备与生态修复。同时,创新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毛竹贷”“竹乡贷”及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等特色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累计撬动林业贷款11亿多元,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汇入林业保护与发展洪流。
  
  人才保障全链条。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双轮驱动,一方面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现有人才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巧用“三定向”政策,分7批次培养输送34名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关键岗位,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智慧源泉。
  
  宣传保障全方位。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广泛传播并轨管理政策与成效。结合森林防火宣传,深入开展“生态保护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显著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参与热情,凝聚全社会爱绿护绿的强大共识。
  
  实行“三位一体”并轨管理机制,为宜丰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综合效益。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全县森林覆盖率71.9%、活立木蓄积年增长率4.3%,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绿色经济活力迸发,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林业休闲生态旅游收入6.38亿元,林下经济产值5.0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绿水青山成为富民增收的“幸福靠山”。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林长+”法治模式保驾护航,涉林案件逐年下降,林区秩序井然。网格化智慧巡护与深入人心的生态宣传,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护林兴林新格局。
  
  宜丰致力于打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经脉,将持续推动公益林与天然林并轨管理向纵深发展,探寻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宜丰路径”,为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贡献来自竹乡的力量。(张金成)
  
  
[工业] 广州缘何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
[农业] 长沈两地粮为媒 打开品牌强农新
[林业] 江西宜丰百万亩森林焕发生态与经
[农业] 新疆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农业] 守住生态和文化古村焕发新活力
[旅游]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旅游] 清凉经济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工业] 综合施策持续推进稀土废弃矿山生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巧用边角料 生活添美好
新疆试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
海南将滚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微改造也能惠民生
中国道路中国梦:好房子怎么造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 更要有温度
完整社区是什么 怎么建
让城市托举起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