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加入时间:2025-07-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钟寰平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思想、实施、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对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根本目的,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城市发展绿色转型任务艰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居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等一系列挑战,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变化,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相关工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当前,城市建成区空气污染、黑臭水体、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要在现有治理成效基础上,持续聚焦生态安全、人居环境等领域,集中攻克城市中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前谋划应对光污染等次生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生态安全韧性,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市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
  
  提升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而城市正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区域。要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要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改造。要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绿色生产力发展水平。
  
  提高城市生态宜居品质。以提供更多良好的城市生态产品,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导向强化系统设计,加强生态修复,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开展城市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对重要物种和特殊生境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支持建设一批生物多样性开放地、体验地,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
  
  引导公众深度参与美丽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鼓励各地定期开展美丽城市建设成效评估与总结,引导公众通过平台或相关渠道,积极反馈美丽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实时展示诉求意见的处理进度与结果,确保公众参与的畅通无阻,接受市民的检验与监督,增强公众参与感与满意度。
  
  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农业] 乡村文旅业态版图更大了
[工业] 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亮眼
[农业] 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
[旅游] 文化味邂逅烟火气 暑期文旅乘热
[旅游] 各地文旅市场全面开花
[旅游] 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
[农业] 河南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工业] 央企要加快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让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绿色降温受青睐 热浪催生新刚需
从理念倡导到全民行动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当大事来抓
古镇景区商业化与村民生计如何兼顾
城市更新 如何更新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