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加入时间:2025-07-20  来源:新华网  
 

  今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受高温天气影响。与此同时,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等高原地区凭借凉爽气候,正催生一种新经济模式——避暑旅居。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以长租方式远离酷暑,让当地的“清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旅居经济”成为新时尚。
  
  在拥有“19.7摄氏度夏天”气候优势的云南省曲靖市,一些居民将空置房屋租给旅居公司,由企业统一装修运营,面向各地旅居客出租。今年夏天,郦程旅居公司在益宁街道牛街社区新签的居民能够提供100余张床位及三餐服务,已接待200名来自四川和重庆的旅居客。
  
  在同样以“清凉”著称的贵州遵义习水县,避暑旅居成为一种新时尚。依托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当地擦亮生态度假旅居品牌,全县6个乡镇的28个避暑地产项目现有入住业主3.6万户,其中多数来自外地。6月以来,酒店、民宿等也进入预订旺季。
  
  避暑旅居是一种将居住与旅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能让游客在清凉中享受诗意生活,更让云南等高原省份发挥资源优势,编织起一张旅居网络。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饶祥碧说,从客源结构上来看,跨区域特征较为明显。在云南,除了持续吸引邻近的川渝等地区旅居客外,广东、浙江、黑龙江等成为主要客源地,中青年群体占比超八成。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80.3万人在云南旅居,同比增长45.4%。旅居游客在云南人均停留91天,同比延长11天。今年夏天,为更好满足旅居游客需求,云南推出滇西北、滇中、滇东方向避暑旅居地,受到海内外旅居客欢迎。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云南暑期长租订单同比增长67%,平均租期达45天。
  
  “入夏以来,我们家房子几乎天天满租。”昆明一民宿老板张程说。避暑旅居这种模式在给房东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交通、文化体验等周边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传统旅游模式下,游客消费集中在交通和景区门票等环节,本地收益有限。而旅居者通过长租住房、融入社区生活,能显著提升旅游目的地消费留存率。曲靖的案例显示,旅居客的餐饮消费占比达40%,远超观光游客的10%。2024年曲靖累计接待避暑旅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6亿元。
  
  避暑旅居已从小众选择升级为规模化产业。一些地方推出“自然科考营”,孩子跟随林业专家辨识植物、制作标本,家长则可学习非遗技艺。云南大理的森林瑜伽将避暑与身心修复结合,受到青睐。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避暑旅居产业正从“清凉资源”向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升级。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避暑经济发展。各地加大避暑经济探索,整合气候和旅游等资源,增强辨识度,提升服务质量。
  
  一些景区推出“清凉地图”app,甚至有平台开发出“避暑指数”实时查询系统,依托科技的创新举措让“清凉经济”更智慧、更便捷。
  
  避暑旅居不仅是中国文旅产业的新亮点,也为全球应对高温天气提供了创新思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气候适应型旅游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新华社记者严勇、王贤思、荆昭延)

  
  

[农业] 乡村文旅业态版图更大了
[工业] 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亮眼
[农业] 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
[旅游] 文化味邂逅烟火气 暑期文旅乘热
[旅游] 各地文旅市场全面开花
[旅游] 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
[农业] 河南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工业] 央企要加快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让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绿色降温受青睐 热浪催生新刚需
从理念倡导到全民行动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当大事来抓
古镇景区商业化与村民生计如何兼顾
城市更新 如何更新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