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好的城市要能安顿身心
加入时间:2025-07-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崔寅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从数量增长向品质跃升转变,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有机共生,方能有效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夏日午后,笔者从上海图书馆东馆出来,走进眼前的一片树林。穿行在这片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悦读森林”,香樟、雪松、蕨类植物等草木的香气扑面而来,只见环形步道巧妙布局,树冠之间形成“小天窗”,座椅等设施散落林间,读者可以在这里愉快阅读。漫步、读书与自然韵律有机融合。
  
  为什么图书馆一侧有大片绿地?其实,这片林地早在上世纪末就存在了。图书馆开建之初,有关部门联合规划,秉持“低影响开发”理念,在保留森林原貌基础上,通过一体化设计,使这片城市公共绿地服务功能更强、便于开放共享。对市民而言,让文化与自然相互滋养,不仅多了休闲角落,更丰富了阅读自然、感受自然的体验。
  
  如何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前不久,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绵延的生态绿道,身边的口袋公园,真切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才能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城市之美,不能藏起来,而要科学有序地打开。近年来,上海拆墙透绿,那些曾经“养在深闺”的绿色空间,走进公众视线。上海音乐学院拆除花园绿地沿街围墙,使街边口袋公园与院内绿地相融;始建于上世纪早期的一批建筑,经过统一规划、功能优化,更添几分浪漫典雅,与周边街区风貌相得益彰。当围墙遮不住绿意,当见绿近绿亲绿享绿成为日常,城市发展的绿意与温度悄然提升。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呼唤更多涵养心灵的生态空间。近年来,上海将公园建设融入城市肌理,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立体扩绿,用好城市的空间角落,让超大城市成为可漫步、宜休憩、有温度的生态家园。除了增加绿化面积,上海还通过免费开放、提升品质、拓展功能、促进融合等举措,使各类公园的内在品质与公共服务都为之一新。从建设“城市公园”,到打造“公园城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从数量增长向品质跃升转变,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有机共生,方能有效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还离不开汲取群众智慧。上海长宁区的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高架桥下,以前是单一停车场,空间改造时征求群众意见,增设体育场地呼声较高。于是,周边的公园与桥下场地开始了空间融合,增设了户外球场。色调从“灰头土脸”到鲜艳绚丽,更显活力多彩。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建好人民城市的必要途径,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城市也将在发展中成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
  
  走在“悦读森林”,不由得想到这个名字的缘由:倡导“阅读+绿色+音乐+自然”的理念。图书馆延伸到林间,绿意装点着城市,人们阅读着书籍,也阅读着生长的城市。期待城市有更多绿色空间,让人安顿身心、诗意栖居,这是“让生活更美好”的题中应有之义。(作者为本报上海分社记者)
  
  
[工业] 涉农国企如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旅游] 别让银发经济沦为坑老经济
[农业] 让更多农村公路成为振兴路
[林业] 河南淅川推进林长办与林业站融合
[林业] 广西将试点建设10个林下经济产
[旅游] 让红色旅游持续焕发生命力
[林业] 21起违法违规典型问题被通报
[工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哪转 怎么转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垃圾治理岂容掩耳盗铃
我国3年共减少粮食损失超500
让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深圳南山区让城市更轻声细语
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
好的城市要能安顿身心
振兴不只看数据 更要看到村民笑脸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