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云南昭通推进冷凉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实践
——云南昭通推进冷凉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加入时间:2025-07-30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小竹子成就大产业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冷凉潮湿,成为我国竹资源富集区之一。近年来,昭通把南方优质小径笋用竹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形成了适合冷凉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小径级笋用竹产业基地。2024年,竹产业基地632万亩,投产359万亩,产鲜笋50.12万吨,竹材采伐利用41.9万吨,综合产值191.6亿元,投产区户均收入超3万元、覆盖区户均收入1.24万元。
  
  谋发展明定位
  
  相比其他省份发展材用竹毛竹、纸浆材丛生竹,昭通以高山冷凉区域小径级优质笋用竹筇竹、方竹为主。多年来,昭通坚持“笋用为主,全竹利用”,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一方面,围绕笋食品、膳食纤维、竹笋壳利用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强链补链,打造国内、国际一流竹笋品牌。另一方面,加快筇竹圆竹工艺家具、竹日用品、高品质活性炭、竹叶黄酮、生物质颗粒燃料、室外建筑材料等产品的研发设计,拓展延伸产业链。
  
  抓资源挖效益
  
  一是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县级建立技术专班、乡级建立技术培训机构、村级培养技术指导员的模式,加大对成林竹林丰产经营、笋径定向培育和未成林竹林抚育管护的力度,着力提高基地经营水平。二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坚持投产竹林优先、节约用地、经济适用、群众自愿原则,持续加大集中连片基地管护道路建设,逐步实现规模竹林区管护道路全覆盖。三是强化典型引路。按照“一基地一方案”要求,采取“绿美+”产业措施,打造8个“绿美竹园”示范点和县、乡两级竹笋丰产示范基地,推进特色竹产业向标准化、设施化、多元化发展。四是推进组织化。借鉴福建南平、四川宜宾、浙江安吉等经验,引导社会资本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基地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水平。五是探索竹下种养。引进、推广竹下种植竹荪、食用菌,推广竹林混交模式。在地势平缓、交通便捷区域,推广竹下养鸡、养蜂等养殖业。六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以万亩竹产业基地为载体,打造一批集观光、采摘、康养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产业园,大力发展竹编、竹雕、竹宴、竹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统筹竹林碳汇评价体系建立、管理机制创新、碳测定技术研究、碳权确权颁证等,积极稳妥发展竹林碳汇。
  
  育主体强加工
  
  一是优化加工链布局。在1万亩以上基地合理布局鲜笋蒸煮杀青和保鲜仓储初制所,在5万亩及以上乡镇布局竹笋初加工厂和竹材收购初加工点,在劳动力富集区精准布局竹笋(材)精深加工产业园。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加大企业联农带农、品牌创建等扶持,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重点把握收购、加工、销售三个关键环节,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从固定资产投资、竹笋收购加工销售、劳务用工、联农带农、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对加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稳步提升就地加工能力。全市涉竹企业有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三是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细化用地保障、资产投入、水电气网配套、环保设施、原材料保障等工作,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为企业入驻疏通堵点、难点,实现加工产能倍增。
  
  抓平台促创新
  
  一是组建平台。对接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产品研发企业,搭建市级“产学研用”科研合作平台,成立筇竹研究院1个、专家工作站4个。与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团队合作,搭建“产学研用”科研合作平台,全面推进科技赋能。二是重点攻关。聚焦竹笋生态保鲜技术、竹化学利用技术和高值新产品研发,在全竹利用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支持竹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竹炭、以竹代塑、竹食品饮品等产品加工与推广应用。三是培育主体。加大对市场主体在产品研发、品牌创建、设备购置、工艺升级、冷链仓储、市场开拓、人才等方面扶持。支持竹笋(材)加工剩余物、加工废水(气)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
  
  打品牌拓销售
  
  一是以品牌强化品质。实施品牌战略,持续抓好品牌建设和管理使用,大关县、盐津县、镇雄县分别荣获“中国筇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大关筇竹笋”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授权使用企业6家。制定省级标准1个、市级标准3个。申报涉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认证有机基地110个119万亩、“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32.6万亩。二是借宣传打开市场。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2023云南镇雄·方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南竹北移”学术交流大会等行业峰会,组织企业展销产品,外出招商引资,引导企业与国内大型营销平台合作,多渠道提升昭通笋用竹产业影响力。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