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蹭凉与托娃背后是城市治理考题
加入时间:2025-08-02  来源:红网  作者:周荣光
 
  近日,两则关于“一老一小”的新闻引发社会讨论:一是一些老人扎堆快餐店“蹭空调”,占座、打牌甚至躺卧,让商家颇感无奈;二是多地图书馆涌入大量无人看管的孩子,喧哗打闹、损坏书籍,让管理人员头疼不已。乍看之下,这些现象似乎只是个别市民文明素养的问题,但细究起来,则更像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缩影。
  
  老人去快餐店“蹭凉”,并非新鲜事。每到盛夏,不少城市的肯德基、麦当劳里都能见到成群结队的老人在此消磨时光。商家虽未驱赶,但长时间占座不消费,终究影响正常经营。同样,图书馆本是静心阅读的场所,如今却成了部分家长眼中的“免费托儿所”。有工作人员反映,一些孩子从早待到晚,仅靠一份外卖充饥,追逐打闹、损坏图书的情况时有发生。
  
  表面上看,这些行为确实不妥。公共秩序需要共同维护,商家和图书馆的权益也不应被忽视。但若仅仅批评老人“贪小便宜”或家长“不负责任”,未免又过于简单。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何老人不去社区活动中心纳凉?为何家长不选择正规托管机构?答案或许是: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或许应该思考公共服务为何“叫好不叫座”。论起来,许多社区并非没有老年活动室或纳凉点,但老人们仍偏爱快餐店,原因可能在于社区活动室开放时间有限、设施简陋、缺乏社交氛围,甚至可能因管理严苛而让老人感到不自在;相比之下,快餐店环境舒适、进出自由,自然成为首选。同样,图书馆之所以成为“托儿所”,是因为市场上的托管机构收费高昂、质量参差不齐,而社区托管名额有限,家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这种现象折射出公共服务资源投放不少,但供需匹配度不高的困境。一些社区活动中心开放时间与老人需求错位,一些公益托管项目宣传不足,导致真正需要的人无从知晓。公共服务若不能精准对接需求,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沦为“纸上福利”。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用户思维”。要让公共服务真正惠及“一老一小”,不能仅满足于“有”,更要追求“管用”“好用”。社区纳凉点不能只是摆几张硬板凳,而应提供饮水、防暑物资,甚至组织休闲活动,让老人愿意来、留得住;暑期托管服务也不能仅限于“看着孩子”,而应结合阅读、兴趣活动等内容,让孩子有所收获。
  
  解决“蹭凉”与“托娃”之困,需要政府、市场、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参与。政府可以鼓励商场、超市等场所开辟公益纳凉区,既能分流人群,又能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社区可与周边教育机构合作,提供低价或免费的托管服务,缓解家长的压力。同时,公共服务信息应通过社区公告、社交媒体等多渠道传播,避免资源闲置与需求外溢并存的现象。
  
  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体现在如何对待老人和孩子这样的“最柔软的人群”。老人去快餐店“蹭凉”,孩子在图书馆“流浪”,折射的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城市治理的考题。而城市治理的精度,也往往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能否敏锐捕捉需求,能否以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方式回应。唯有如此,城市才能真正成为所有人的安居之所,而非仅仅是年轻人的奋斗战场。
  
  
[林业] 福建出台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
[林业] 湖北武汉多措并举加强道路绿化养
[旅游] 别再把未开发景点推成网红景点了
[农业] 这里的牧民何以吃上旅游饭
[农业] 路通古村活 潇贺古道变身黄金通
[工业] 用电屡创新高 供电如何迎峰度夏
[旅游] 旅游+持续发力 澳门经济跑出加
[工业] 冬病夏治 兰州多措并举优化供热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反对过度包装 要破更要立
宁夏出台固废综合利用新政
不将88888号牌拍卖 是一种
杜绝微浪费是件大事
垃圾治理岂容掩耳盗铃
蹭凉与托娃背后是城市治理考题
群众的金点子 是人民城市最足的底气
抓住城市文脉保护传承之要
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深圳南山区让城市更轻声细语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