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比例由50%提升至87.5%。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理念,通过制度重塑与ai赋能双管齐下,创新打造“生态地图”管理体系,推动区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据介绍,乐清以全覆盖、全纳管、全跟踪为原则,整合市域河道水情、风险点位、问题整改等数据,绘制智慧监管“一张图”,为精准治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空间管理上,乐清打破25个镇街行政界限,按水系划分出5大流域管控区,对265条重点河道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控,实时掌握河道水质状况。同时,精准锁定237个农田退水、畜禽养殖、雨污管网等风险点,实行分级挂牌监管,即便在问题销号后,仍会持续跟踪1年,确保治理效果不反弹。
为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乐清建立“河长、田长、片长、点长巡查—镇街整改—县级攻坚”三级责任链,将生态治理纳入管理考核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在流程管控方面,推行“点位—等级—责任人—时限—进度”一表统管机制,让每一个问题的处置过程都全程可追溯。
依托大模型技术,乐清构建“一图统管、ai驱动、模块集成”的智能管控平台,为治水工作注入了科技动力。在巡查方式上,平台会向“四长”推送漂浮物坐标、水质异常点位等“重点核查清单”,替代了传统的徒步巡查模式,使巡河里程减少60%,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数据管理上,平台能够自动采集物联设备数据,实时生成预警函、整治进度表等8类报表,实现了人工填报量归零,文书工时压缩85%。不仅如此,ai智能管家还能自动分类分级问题,形成处置建议并分派给责任部门,将跨部门协调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处置效率提升75%。
通过“ai+治水”这一创新模式,乐清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水质稳控提升持续推进。目前,省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3年保持100%,蒲岐国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峰值同比下降65%,易反弹河道数量同比减少六成。2025年,乐清已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127处、畜禽养殖规范化提升5处、雨污管网提质增效改造27公里等多项治理任务。
乐清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还依托省级美丽河湖和城乡亲水空间,大力拓展山海滨水旅游领域,打造了包括“山水雁楠”在内的十余条滨水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十余条研学旅行线路,让市民共享亲水空间,感受生态之美。(钱慧慧 金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