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夕阳的余晖与深邃的蓝色交织在一起,在景德镇陶阳里形成了独特的+“瓷都蓝”。
今年在外部大气环境极端不利的挑战下,江西省景德镇市空气质量逆势上扬,迎来历史性突破。7月,景德镇市pm2.5浓度降至12.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改善幅度居江西省首位;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
这一亮眼成绩让景德镇市环境空气质量创下近十年同期最优水平,为“千年瓷都”增添了动人的“生态底色”。
面对旅游城市发展带来的“烟火气”与“好空气”之问,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协同多部门,探索出一条以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高效治理路径。
“我们聚焦民生关切,精细化管理疏通堵点痛点。”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大气科负责人戴骏告诉记者。
针对流动摊贩集中区域油烟扰民问题,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城管等部门,在陶阳南路、里村转盘等关键区域科学划定“禁摆区”“限摆区”,引导600余个流动摊贩在集中点位规范经营。
景德镇通过大力推广油烟净化设施安装,重点区域安装率超过85%,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种“疏堵结合、规范管理”的模式,有效化解了“烟火气”与空气质量的矛盾,实现了“烟火不熄、清新常驻”的和谐图景。
“我们经常到这边来逛,不仅热闹,还没有什么油烟味。”景德镇市珠山区九集小镇的游客反馈说。
同时,景德镇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全域全境全时段”的精准溯源监管网络。
“我们运用颗粒物激光雷达对5公里范围内近千家企业、20余个建筑工地实施全时段扫描,让污染无所遁形。”戴骏介绍说。
景德镇还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创新开展“夜间巡飞监测”,成功溯源高值区域20余次,推动4家工业企业完成升级改造;高空瞭望系统及时发现并制止沿河露天焚烧30余次。
为了推进企业更好解决涉大气方面的问题,景德镇生态环境局大力开展现场帮扶。大气工作人员利用便携式vocs设备深入40余家涉气企业、加油站,减少无组织排放。7月份,景德镇市大气指挥部累计开展现场帮扶8次,夜查10余次,督查点位200余个,发现问题46个,均已立行立改。
“守护蓝天白云,需要我们环保人俯下身子,深入街头巷尾,一砖一瓦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洪丹平在基层调研时强调。
面对成绩,景德镇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发扬环保铁军精神,坚持目标导向,深化精细管控,协同推进污染减排与综合治理攻坚,让“千年窑火”的文化底蕴持续滋养“瓷都蓝”的生态发展。(黄晨峰 张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