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工业

 
城市工业遗存潮变游客新宠
加入时间:2025-0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真没想到,老厂房能变得这么潮。”站在贵州省贵阳市青云市集霓虹闪烁的入口,从马来西亚来贵阳游玩的李康辉,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青云市集由原贵阳针织厂厂区改造而来,在保留斑驳红砖墙、裸露管道等工业印记的基础上,植入现代设计理念与多元年轻业态,打造成集消费、社交、文化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地标。
  
  走进青云市集,随处可见新旧交融的细节:老红砖墙旁摆放着极简风休息座椅,旧机床变身艺术装置,锈迹斑斑的通风管道下飘来缕缕咖啡香。熙攘人潮中,游客沉浸式体验马尾绣、蜡染,并品尝青岩猪脚、折耳根酸奶等特色小吃。
  
  “这些老厂房的骨架还在,但里面汇集了热腾腾的贵州小吃、年轻人开的手作店、电竞馆和篮球公园,太混搭了。”李康辉说,“这里不是在拆除历史,而是在重新编织它。”
  
  数据显示,改造后的青云市集已成为年轻人聚集的潮流地标,日均客流量4万人次,其中“90后”“00后”占比超70%。
  
  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始建于1950年的贵州新华印刷厂。这座位于贵阳市中心的老厂房,在2019年新厂搬迁后一度荒废,经过2年多改造,旧厂房摇身变成集书店、印刷博物馆、文创、酒吧、剧场、共享自习室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商业街区。
  
  来自山东的大学生陈思睿在游览贵阳甲秀楼后,特意前来新印1950文化创意街区“打卡”。她以立体雕刻汉字为背景,拍下一组氛围感十足的照片,随后走进由老印刷车间改造而成的开放式书店挑选文创产品,最后点了一杯咖啡坐在厂区里的梧桐树下慢慢品尝。
  
  近年来,一大批承载历史记忆的工业旧址,转变为融合创意、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城市新地标,比如山西阳泉一座70多年历史的水泵厂,经改造成为阅读、休闲与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湖南长沙油脂厂保留12座大小不一的油罐,并植入策展空间、艺术商店、咖啡馆等,游客可在铁油罐里喝咖啡看画展。这类改造项目不仅激发城市空间活力,还吸引大量年轻人和海外游客“进厂打卡”。
  
  “它们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区别于传统观光游的新体验,也为世界观察中国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陈思睿发现,现在的城市更新更强调“保护”,而不是大拆大建,越来越多装满记忆的老街区、老厂房,正在重新利用中焕发生机。(记者 周燕玲)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