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加入时间:2025-09-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 刘瑾
 
  原标题: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标准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攻坚行动,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_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溯源,累计完成10余万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在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部署开展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同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还启动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黄润秋表示,近年来,我们围绕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涉及标准规范、精准监管、环评改革等方方面面。

  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严把“两高”(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将环评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成了32项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以环境标准提升引领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更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了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比如,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短流程电炉炼钢等新技术,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非现场执法走向应用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介绍,非现场执法是大势所趋,既是推进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的关键举措,也是健全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提升利用非现场方式和数智化手段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从“现场检查”向“无感执法”转变,从“事后惩戒”向“全程防控”转变。

  通过应用卫星遥感、红外成像、无人机、无人船等智慧装备手段,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大力推行无感式、穿透式监管,生态环境领域“天、地、空、水、陆、海”一体化问题发现机制逐步建立,非现场执法已从“理念探索”真正走向“实践应用”。

  于会文表示,非现场执法成效非常明显。今年1至8月,全国现场执法检查次数下降30%,但各地的问题发现率提高了10个至25个百分点;处罚案件数量下降31%,但重点案件处罚比例提高了3.3个百分点,这表明行政检查的精准度、智慧化、质效性大幅提升。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农业] 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旅游] 科技游持续升温 如何开辟文旅新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江西崇仁同心聚力促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