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新疆:小果子链起大产业
新疆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加入时间:2025-10-11  来源:人民日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依干其镇阔什托格拉克村,一辆辆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果农侯广大将一箱箱苹果码放装车,笑得合不拢嘴:“咱们的苹果品质好、销路广,坐着冷链车能直达全国各地。”
  
  这样的景象,如今在天山南北处处可见。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以及持续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新疆林果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在新疆,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新疆正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红枣产量排名全国第一、葡萄产量稳居榜首、杏产量全国夺冠、巴旦木产量独占鳌头……新疆向全国人民捧出的特色“大果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在产业布局方面,新疆已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体系: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吐哈盆地特色产业带,伊犁河谷和额尔齐斯河区域特色产业带,以及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产业带。通过适度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进一步拉长果品上市期、优化品种结构,新疆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拥有了全年不间断供应果品的能力。
  
  在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香梨种植户吉比热力·罗合曼说:“村里推广新品种,技术员定期指导修枝、施肥,香梨品质提高了,价格也涨了上去。”目前,该村已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并通过技术培训推动香梨种植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不只在库车,新疆各地正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措施,推动大批老果园焕发新生。同时,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场,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果园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科技正在为传统林果业注入新动力。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无人机精准喷洒生物农药,地下传感设备实时回传土壤墒情、温度等信息。“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了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大幅提高了果品标准化程度。
  
  走出果园,增值之旅才刚刚开始。
  
  在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苹果经清洗、削皮、切片、低温烘干,变成酥脆可口的苹果脆片。该公司已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开发出苹果冻干、浓缩果汁、果酒等100多种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目前,新疆已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专业合作社超2000家,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林果业已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优质果品还需畅通的销售渠道。新疆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并多次组织企业赴有关省份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
  
  如何把只有7天保鲜期的英吉沙杏卖到更广阔的市场?2018年以来,山东援疆实施“大仓东移”工程,在山东多地建设喀什特色农副产品仓储保鲜配送中心,帮助喀什地区解决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难”“出疆贵”等难题。2018年以来,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在对口援疆机制的大力支持下,“大仓东移”“十城百店”“疆果东送”等产销对接项目扎实推进,东部市场持续拓展。
  
  电商平台更让新疆林果销售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新疆林果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林果业更成为惠及民生、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柱。截至2024年底,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
  
  小小果子,真正“链”起了富民大产业。从传统果园到智能工厂,从线下展销到云端订单,从疆内集市到全球市场——新疆林果正书写着一份从大到强的时代答卷。(记者贺勇 阿尔达克)
  
  
[林业] 湖南怀化林业改革四大工程助力两
[林业] 福建率先构建森林资源全链条监督
[农业] 努力让每寸耕地都成为稳产田
[工业]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
[农业] 开拓智慧农业广阔空间
[旅游] 让乡村游更有国际范儿
[农业] 土办法助力防范农村露天焚烧
[工业] 用好一企一档 提升监管精准化水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六安裕安区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通过国补换新家电后 那些被淘汰
从一烧了之到变废为宝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城市更新 如何保留独特底蕴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人民城市民生为大
上海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
高需求低入住率考验养老服务的精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