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幸福河湖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加入时间:2025-10-2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鞠茂森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从长江、黄河,到家门口的潺潺溪流,河湖承载着诗意空间,留住了心中乡愁。
  
  长期以来,一些河湖因过度开发,存在水域萎缩、水系不畅、岸线乱占、生态退化等问题。为把握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2022年以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明确到2030年,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同时,31个省份以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部署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这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实现了我国河湖保护治理向更高层次的“人水和谐”目标全面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近几年尤其是“十四五”时期,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变,幸福河湖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看岸线,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全部印发实施,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河湖自然岸线;看水域,实施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洪湖等湖泊退圩还湖、整治非法矮围,恢复连通湖泊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看治理能力,基本实现对14万条河流、3000多个湖泊、3000多个采砂重点河段、3万个岸线功能分区等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
  
  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对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制度建设,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凝聚幸福河湖共治共管共享合力,定能让河湖成为润泽民生、寄托乡愁、促进发展的纽带,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者为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本报记者 王浩整理)
  
  
[工业] 食品废水做碳源 企业有哪些顾虑
[工业] 食品废水做碳源 企业有哪些顾虑
[旅游] 旅游业流动的中国映照经济活力
[旅游] 银发族候鸟开启秋冬旅居
[林业] 甘肃张掖山丹: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林业] 广西聚力护松三年 筑牢生态屏障
[农业] 保护黑土地 大国粮仓更稳固
[农业] 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30年
六安裕安区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来看新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卷尺哥
青岛城阳:全域发力绘就乡村新画卷
重庆到2023年美丽城市建设实现全覆
城市更新 如何保留独特底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