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守一江碧水 绘时代长卷
加入时间:2025-10-26  来源:光明网  作者:郝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笔下壮阔悠远的长江,自雪山而来、奔涌向东,不仅承载着千年文脉,更维系着亿万群众生计与国家发展命脉。新时代以来,我国持续破解长江保护治理难题,让古老的母亲河焕发新的活力。近日,“好评中国·山河青年志”网络主题活动举办,通过走访调研湖北宜昌、武汉、丹江口等地长江保护治理工作,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旱涝同防同治,守护长江安澜。长江滋养华夏,却也伴随着洪涝的风险,治理水患始终是横亘在长江两岸的心腹之患,更是一代代人矢志守护的民生大计。从1918年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开启了三峡工程的追梦历程,到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020年整体竣工验收,百年梦想终成现实。这背后,是几代建设者的接力传承——他们在山河间勘探测绘,在图纸上反复规划论证,在工地上昼夜奋战,凝结着坚守与汗水。
  
  作为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骨干,三峡工程自投运以来,累计拦洪运用68次,拦洪总量超2210亿立方米,让沿岸平原免遭洪水侵扰。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更让长江治理迈向科学高效的新维度:通过在虚拟空间精准推演洪水演进路径,实现智慧调度,不仅守护着亿万群众的安宁,更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系统保护治理,守护碧水东流。长江壮美,在于“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澄澈,更在“鱼翔浅底”的盎然生机,要保护好这座生态宝库,离不开多方合作、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岸线管控;建立完善生态流量监管,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科学防治水土流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地生根的践行。
  
  通过连续15年开展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荆江河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一度濒危的中华鲟也在长江重现踪迹。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如今,长江两岸绿意盎然,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系统保护治理成效显著,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更让绿水青山成为民生福祉最直观的注解。
  
  保障净水北送,南北协同发展。长江之水跨越千里流入华北平原,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水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742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1.14亿群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激活了北方区域经济的“一池春水”:受水区工业供水保证率超90%,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底气;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为保障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筑牢根基。
  
  依托国家水网建设,净水北送让南方长江水资源优势与北方发展需求相联结。南水润北方,南北共发展,这股跨越山河的清流不仅滋润着华北大地,更成为连接南北、推动发展的纽带,为协同发展注入澎湃的“水动力”。
  
  从三峡大坝筑牢安澜屏障,到生态治理守护一江碧绿,再到南水北调联结区域发展,每一项治理实践,最终都化作沿岸百姓的安稳幸福与长江经济带的持续发展。随着保护治理的不断深化,长江将向着更远的未来奔涌不息。
  
  
[工业] 食品废水做碳源 企业有哪些顾虑
[工业] 食品废水做碳源 企业有哪些顾虑
[旅游] 旅游业流动的中国映照经济活力
[旅游] 银发族候鸟开启秋冬旅居
[林业] 甘肃张掖山丹: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林业] 广西聚力护松三年 筑牢生态屏障
[农业] 保护黑土地 大国粮仓更稳固
[农业] 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30年
六安裕安区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来看新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卷尺哥
青岛城阳:全域发力绘就乡村新画卷
重庆到2023年美丽城市建设实现全覆
城市更新 如何保留独特底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