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文明

 
文明实践融入幸福生活
加入时间:2025-11-10  来源:经济日报  
 
  一个个实践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一场场理论宣讲浸润心田,一批批身边榜样竞相涌现、引领风尚……这些可触可及的文明图景,是天津市河东区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该区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称号的底气所在。
  
  作为河东区首个入驻于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泰达·津一产业公园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如今已成为文明实践的鲜活载体。在位于公园内的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特邀讲解员王老师正深情讲述着“从机床轰鸣到产城共融”的转型故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
  
  在河东区,文明实践与工业文化、城市记忆、特色产业和群众需求深度融合,让老百姓乐于参与,文明新风于悄然间滋养着幸福。截至目前,河东区已构建起覆盖全区的183个“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并不断向公共文化设施、商业圈、产业圈等重点领域延伸,形成“中心领衔、所站联动、特色点补充”的群众身边“文明实践圈”。
  
  前不久,在河东区举办的一场书画摄影作品展,成为天津市民体验文化魅力的一个新场景。这场由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联、文明单位联合举办的展览,体现了河东区文明、文化、文创、文联“四文联动”,是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协同发力的生动展示。
  
  类似的场景在河东区还有很多:在棉3创意街区内,海河旧书市集书香氤氲,是万千书迷前来“淘宝”的精神乐园;常州道街道东瑞家园社区市民学校,“戏曲进万家”公益活动响锣开唱;富民路街道金月湾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打造“富民艺栈”,上新了琳琅满目的街域文创。
  
  今年以来,河东区推动形成“合伙人”群创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从“简单相加”到“深度整合”,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民生服务等各类活动1800余场次。“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河东区以此为出发点,连续3年孵化培育54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一街一品”各具特色、全面覆盖,这些项目以民生为经纬,以创新为针脚,织就了一张“服务精准达、温情零距离”的文明网络。
  
  在河东区,“津韵家园文明同行”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已经连续开展5年,每年紧扣60余个时间节点系统谋划,联动各级阵地接力推进。这些活动将文明实践嵌入生活场景,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记者 周琳)
  
  
[工业] 共筑产业合作新生态 赋能汽车产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农业] 四中全会首提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林业] 广西为世界贡献红树林保护的中国
[林业] 广东东莞开启智慧护林新范式
[旅游] 广东着力做好文旅+文章
[林业] 福建武平打造集体林改促共富新样
[林业] 福建莆田系统推进助力海上森林重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公文岂能东拼西凑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看旧品新话老街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