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文明

 
家门口何以成小广告重灾区
加入时间:2025-11-17  来源:人民日报  
 
  “单元门、楼道墙面、配电箱、消防栓等区域被开锁、疏通管道、家政服务类广告覆盖……”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读者顾先生来信反映,家里的大门被贴满了小广告,多到快让人认不出家门,他深感无奈。
  
  无独有偶,河南鹤壁市张先生近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鹤壁市淇滨区梅花巷西头的几个家属院,“不但居民家的对联、福字、门、楼道墙上,就连楼道内的燃气表及灭火器上也贴满了小广告。”
  
  小广告被称为城市“牛皮癣”,一是难清理,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以前还是张贴,现在好多是喷印”;二是讨人嫌,“宽带入户”“健身中心开业”等还属合法经营,有的小广告内容“擦边”甚至违法,江苏苏州市读者杨先生表示,在自己所住的社区,非法提取公积金、涉黄小广告到处乱贴,让人厌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据此,各地制定了具体规定,约束乱贴、乱发小广告的行为,但居民楼是否属于禁止范围则比较模糊。
  
  家住黑龙江牡丹江市爱民区曙光新城的居民刘大海表示,因为家里大门总被贴开锁小广告,他将问题反映给当地政府,爱民区城管部门回复说,《黑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不包含居民住宅楼,无法处罚。该条例规定“在树木、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及地面上乱喷涂、乱刻画、乱张贴的,责令清除,并处以每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刘大海提出,“住宅楼怎么不算建筑物呢?”
  
  同样,住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家门口小广告屡禁不止,西海岸新区工委回复:根据《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综合执法中队只能对建筑外墙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报停机”,无权对楼道内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报停机”。
  
  对此,湖北维思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娟指出,根据民法典,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属于业主共有。居民区楼道作为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属于业主共有,并不属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定义的“城市建筑物”。
  
  一名街道干部告诉记者,如果有居民投诉小区内的小广告,他们会督促小区物业严加管理人员进出,并及时清理小广告。但一些居民区没有物业公司或者物业服务不到位,楼道或居民家门口便成了小广告的“重灾区”。河北秦皇岛市读者冯先生表示,自己住在一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自己不可能蹲守,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门口的小广告”。
  
  小广告张贴者流动性强、隐蔽性强。事前、事中监督较难,事后监督尤为重要。面对乱贴的小广告,物业公司以清理为主,无法通过通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报停机”。
  
  吴娟表示,目前贴小广告的违法成本与执法成本不成比例,“罚款上限低、刑事追责难,导致违法成本较低。而取证难、清理费用高,导致执法成本较高。”她建议,首先,应完善现有法规,明确“城市建筑物”在新型城市环境中的范畴,将居民区楼道、共享交通工具、公共电表箱等纳入管理范围,为基层执法提供确切依据。其次,需建立“市容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治理机制,明确市场监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的职责,对涉及诈骗、涉黄涉赌的违法广告,由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实现“发现—取证—溯源—处罚”的全链条闭环。
  
  江西湖口县读者郑文建议,对于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搬家、修理等小广告,可以整合起来贴在社区信息发布栏,对发布合法经营信息的小广告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其任意张贴。一方面对非法小广告重拳“亮剑”,另一方面积极为合法小广告留出生存空间。双管齐下,城市居民就能真正告别“牛皮癣”。(孙立极 陈熠恬)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 湖北多地破题林改四问
[农业] 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共富
[旅游] 一票游多日 一举能多得
[林业] 安徽亳州筑牢林业安全屏障 守护
[林业] 造林承包合同岂能成废纸一张
[林业] 森林法官多跑一公里守护绿水青山
[工业] 大范围寒潮来袭供暖保障如何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