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江西万载用监测数据助力环境质量改善 |
| 加入时间:2025-11-2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罗琳 |
| |
|
夜幕降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龙河沿岸的休闲步道上,市民们悠闲漫步,享受着深秋的清凉与宁静。“以前晚上总担心有点吵,现在安静多了。”市民王女士的感受,背后是万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对辖区102个区域环境噪声点位持续监测,助力声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
今年以来,万载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回应关切”的核心职能,将监测工作融入污染防治攻坚和民生福祉改善大局,完成覆盖102个区域环境噪声、20条主要道路交通噪声、1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1个黑臭水体监测点和42家重点监管企业的监测任务,用一组组精准的数据,为守护万载的蓝天碧水净土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溯源,当好环境管理的“智慧眼”
环境监测不仅是“温度计”,更是“诊断仪”。面对群众关心的噪声问题,万载县布下的102个区域噪声和20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精准捕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精准识别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等区域的噪声污染特征与时空规律,为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的噪声管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打造“宁静宜居”的城市环境。
对纳入监管的黑臭水体开展定期“体检”,监测指标涵盖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不仅动态反映了治理工程的进展与效果,更能为查找污染源头、防止问题反弹提供关键线索,确保长治久清。
心系民生,筑牢饮水安全的“防火墙”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万载县地域广阔,农村水源地分布分散,监管难度大。万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克服路途遥远、点位分散的困难,按期对12个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从水源地水质的理化指标到微生物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严密监控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确保了群众“水缸子”的安全。
严管厚爱,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定期对42家重点监管企业的监测,开展监督性监测和在线监控数据比对,严格监督企业达标排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同时,监测数据也成为服务企业绿色发展的“诊断书”。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工作人员会及时与企业沟通,帮助其分析原因,查找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问题,帮扶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实现从“被动监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今年1月—10月,万载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27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5%,同比改善2.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值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7%;主要流域考核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道路交通噪声、区域噪声、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显示声环境质量较好。
“我们要让监测数据‘开口说话’,既为决策提供硬支撑,也为回应群众的民生关切提供实打实的依据。”万载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拓展监测领域,让精准的监测数据更好地服务于万载的高质量发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