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让生物多样性扮靓城市
加入时间:2025-11-25  来源:经济日报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漫步城市绿地,通过欣赏绿树鲜花、看鱼儿游弋、听鸟儿歌唱来放松身心。生物多样性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而这也正是城市生物多样性话题热度攀升的原因。

  城市的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种质资源库(圃)、校园等区域和设施,不仅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载体,也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还丰富了城市空间特色及功能构成。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各地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编制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城市生态修复、绿地系统连通性建设,城市绿地与绿道面积大幅增长。不过,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因城市规划不足导致城市扩张带来自然栖息地破碎化,工业与生活污染造成物种灭绝或迁移,外来物种入侵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构建互联互通的生物栖息地网络。通过刚性规划与立体建设,为生物提供连续栖息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秉持生态优先原则,预留生态廊道,科学布局绿色步道、空中廊桥等。合理布局公园、湿地等生态节点,形成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例如,新建城区生态用地占比不低于40%,旧城改造中新增绿地面积不低于改造总面积的20%。结合城市路网、水系布局“地上—地下—空中”多层级生态廊道等,改善生物栖息环境。

  系统推进污染源头治理,改善城市生物生存环境质量。通过源头管控与生态修复,为生物提供洁净家园。努力推动城市产业绿色转型,强化工业减排,严格管控企业废气、废水排放。推广升级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强机动车尾气管控,提高燃油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城市土壤修复与管控,对历史污染地块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禁止在城市绿地使用高毒农药和过量化肥,改善城市土壤环境,为生物创造洁净的生存环境。

  构建全链条外来物种防控体系,守护本土物种生存空间。阻断外来物种入侵路径与强化清除,有效应对本土物种生存威胁。建立健全外来物种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口岸检疫检验,严格把控外来物种入境关。加强对已入侵外来物种的治理,组织专业队伍定期清除城市绿地、水域中的外来入侵动植物。通过开发监测app、开展有奖举报、组织外来物种识别培训等,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测和清除工作。(杨艳梅)

 

[林业]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工业] 智能生态驱动转型升级
[林业] 甘肃正宁:造林护绿富农家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多地持续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工作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告别拎马桶 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