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加入时间:2024-03-05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红星村村民正忙着将粪肥堆到地头,以备4月份及时施用到田间。随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如今越来越多像红星村一样的地区探索出有效的粪肥还田利用模式。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累计涉及22个省(市)及北大荒农垦的299个县(农场)。三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74.02亿元,在畜牧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其中2021年279个县、2022年251个县、2023年233个县。
  
  如今,三年时间已过,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53%,累计还田固液粪肥近8000万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打通关键堵点,整县推进粪肥还田。种养结合目的是解决种植业与养殖业脱钩的关键难题,而推进粪肥还田利用是将种、养两端顺利对接的重要手段。据统计,三年来,全国试点县累计收集处理固体粪污4388万吨、液体粪污6216万方,还田固体粪肥2586万吨、液体粪肥5348万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累计减少化肥用量32万吨(折纯),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投入450万吨,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促进农田土壤固碳增汇能力提升。例如上海市土壤有机质两年间就提高了10%,成效显著。
  
  培育服务组织,粪肥还田市场逐步壮大。“过去,由于缺乏专业机械、处理手段等,粪肥还田利用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而专业化服务组织能够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把以前没人干的事干起来。”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站长梁永红说。目前,全国参与绿色种养循环的服务主体达到2500余家,比项目实施之初增加近1000家,从事粪肥还田相关工作人员近3万人,服务播种面积7830万亩次,配套粪污运输车辆、堆沤处理设备、施用机械设备等日益齐全,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装备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集成技术模式,粪肥施用更加科学高效。曾几何时,粪肥还田是重体力活的代名词。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田间试验,围绕当地主要种植作物,集成了类型多样的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如“固体粪肥+n”模式,即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将固体粪肥与配方肥、缓释肥等配合施用。同时,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优势,采取机械抛洒、机械深施等施用方法,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粪肥还田机械化水平。三年来,“固体粪肥+n”模式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900多万亩次。此外,针对液体粪肥体积大、养分低、运输施用难的特点,各地探索出“液体粪肥+n”模式,如江西省万载县采用“沼液罐车+沼液施撒车”模式,每台车按每天8小时计算可施撒30亩;黑龙江省引进大型施肥机械,集成“液体粪肥+注入式还田”模式,深施覆土避免臭气挥发和养分损失,节水节肥、增产提质效果显著。
  
  探索长效机制,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要发挥绿色种养循环的后半篇文章作用,关键在于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年来,各地以“花钱买机制”为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了种养结合机制、利益链接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全程追溯机制,实现养殖场户、服务组织与种植主体紧密衔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例如在甘肃省广河县的“肥料银行”,农户可以利用畜禽粪便、牛羊、草料兑换有机肥,用现金购买有机肥,“三换一购”机制有效推动畜禽粪污的分散收集、集中处理与科学施用,实现了多方需求互补。“近年来,各地探索创新了不少可借鉴、可操作的运行机制,真正把养殖场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户串联了起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提高了彼此的利益黏合度,实现了多方共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李季说。(记者 刘趁)

  
  

[农业] 小微生境也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 构建大农业发展格局
[农业] 吉林农安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正当时
[林业] 绿水青山都在 龙江森工变了
[农业] 小微生境也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工业] 光伏应用助推绿色发展
[工业] 企业如何用好绿色税政
[工业] 四川印发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指南
浙江湖州为生态立法 守护绿水青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点绿成金
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绿美+ 让云南保山走上发展新路
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
以旧换新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济南未来之城雏形显现 绿色低碳
靠钻空子变废为宝真能行
引领物流周转箱产品绿色升级
新点子新技术让低碳理念更受年轻
北京昌平: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
福建全面推进乡村五个美丽建设
疏通美丽中国建设毛细血管
吉林以绿色为发展底色 积极打造美丽中
绘就水清岸绿的城市画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