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久久为功 植就最美绿色
加入时间:2024-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印斌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岁岁年年,不知不觉中,这个充满浓浓绿意、释放自然清香的节日,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沧桑。
  
  植树节当然要植树,但植树不止于这个特定的节日。整个三月,乃至整个春季,祖国辽阔版图上,处处是人们户外植绿的欢声笑语。一株株小树苗,与大地友好地融合,在春风中摇曳。过不了多久,点点绿色就会连接成线、铺展成片,变为大地上最美的颜色。
  
  近日,来自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6.8亿亩,全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13.14亿亩,位居世界第一,世界近20年来增绿的四分之一由中国贡献。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应着艰苦卓绝的努力。13.14亿亩人工林,可以换算成80多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陆地面积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土面积。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展现出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理念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垂范在先、身体力行,连续多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一路践行绿色承诺,引领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生于斯、长于斯。美化、优化这个家园,让人们能够呼吸更清冽的空气,享受最怡人的环境,是使命也是责任。中国人以不懈的努力,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了不起的贡献。
  
  唯有坚持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很多去过塞罕坝的人,都震撼于那里满山满坡的苍翠。正是因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三代塞罕坝人接力植绿,收拾山河,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而放眼整个“三北”防护林,这样的努力所在多多。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再到苍茫的林海,一代代造林人、营林人筚路蓝缕,接力奋斗,以启山林,创造了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造就了祖国北疆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当今天的人们在林间低吟浅唱,呼吸清新空气时;当春季的漫天黄沙越来越减弱,沙尘暴渐成记忆时,背后是一个国家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努力和付出。毕竟,高谈阔论、指手画脚不会带来绿色,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行动,才能绿满山河。
  
  植树造林,也要统筹城乡绿化。树木会呼吸,也可观赏,更是我们生活的陪伴。这些年来,我国不仅建设了一大批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还建设了大批“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却故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在雄安新区,从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树起,6年多来,雄安新区不懈努力,累计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7%,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奋斗的颜色。亿万人民植树造林,种下的是青青树苗,是未来的期望,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庄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越是远大的目标,越是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持之以恒,接力前行,个体的努力终将汇聚成磅礴力量。这些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各单位,乃至民间组织,都在积极主动推进植树造林,种下一棵树,撑起一片荫,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绿。
  
  三月里、春风中,行动起来,去植下最美绿色吧。
  
  
[林业] 改革盘活森林四库
[林业] 河北林长制工作要点聚焦三绿并举
[林业] 福建出台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举措
[工业] 绿色金融应更加关注传统产业转型
[工业]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业] 集体林地转出生态美百姓富
[工业]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工业大脑基
[工业] 光伏治沙的达拉特方案
徜徉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释放假日
假日经济新热潮:绿水青山 小城
昆明:守护一城山水打造绿美春城
浙江湖州为生态立法 守护绿水青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点绿成金
河南: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
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 多家车
为消费者打通以旧换新绿色链路
废旧家电回收利用 是国计也是民
上海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讲好生态故事 建设美丽乡村
城市更新下足绣花功夫
落实双碳行动 建设美丽中国
北京昌平: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