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在行动
加入时间:2024-05-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禾
 
  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本版推出特别策划,讲述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精彩故事,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衣、食、住、行及文化生活。据统计,全球有一半的gdp产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关;全球近40%人口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有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动植物。
  
  “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作为最早签署、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保护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切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黄润秋说。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梁八柱”正在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并作出明确部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和九大重点任务;《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长期目标,并围绕4大优先领域部署了27个优先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30%,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超1亿亩;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我国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形成了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淡水鱼类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逐步提升,监测手段优化升级。
  
  拯救“植物界大熊猫”
  
  “我们每天的生活和植物息息相关,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我国是全球植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7万余种,占世界植物总数的10%。
  
  由于生境破坏、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身繁殖受限等原因,许多野生植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濒临灭绝。为丰富植物多样性,我国已建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涵盖了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以及20%的天然林、50%的天然湿地和30%的典型荒漠区。
  
  保护植物多样性,离不开科技支撑。而“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拟单性木兰的野外回归,正是科技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典型案例。
  
  在成都市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等13家植物园,峨眉拟单性木兰正在自由生长。研究人员希望这一极度濒危植物,能在峨眉山以外的地区开枝散叶,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峨眉拟单性木兰是一种常绿乔木,成树可达25米。作为峨眉山特有种,这种木兰分布于峨眉山风景区海拔1100—1550米的常绿阔叶林带,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我国亟待拯救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对峨眉拟单性木兰等极小种群的拯救与保护工作已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为有效保护峨眉拟单性木兰,我国掌握了人工授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峨眉拟单性木兰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成功解决峨眉拟单性木兰自然条件下传粉难、种子萌发难与成苗难三大技术难关,使其个体数量从不到100株增加到目前的3200株,有效遏制了这一物种的濒危趋势;在成都市植物园、西安植物园等栽种39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使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种植范围从我国西南部扩展到东南部、中部、西北部等地区;探索出了一套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种植及回归监测技术。2016—2021年,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800株,回归苗成活率超过95%,其野外种群得到修复和重建。
  
  “峨眉拟单性木兰的拯救保护为我国其他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经验。”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例如采用多种保护形式,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有效提高保护工作成功率;野外回归工作量大、监测任务重,通过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使监测工作长期持续。
  
  守护“沙漠之舟”
  
  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程,有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中,亚洲象、雪豹、野骆驼、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莽山烙铁头蛇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野骆驼是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有“沙漠之舟”美誉。保护它,也就保护了荒漠生态系统。截至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野骆驼已经不足1000峰。1988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2003年,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通过多年努力,保护区内的野骆驼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达到了世界野骆驼总数的五分之三。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时,经常可以见到野骆驼的身影。
  
  为守护野骆驼,保护区应用不少“黑科技”。中国科学院国家遥感工程中心研究员王大成说,野骆驼数量极少,分散于20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监测它们的难度极大。因此,国家遥感工程中心为野骆驼设计了具有卫星定位系统的项圈,只要监测项圈信号,就可精准判断出野骆驼当前的栖息地。
  
  同时,保护区积极开展科研监测,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定位,对26峰安装卫星跟踪项圈的野骆驼进行追踪,以此更好掌握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迁徙习性;充分利用红外相机,10年来共获取10万余张影像数据。目前,保护区已实现对野骆驼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追踪,包括野骆驼的生长、繁殖、迁徙等情况。保护区还通过无人机巡护等,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遏制人类对野骆驼及其栖息地的扰动,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野骆驼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保护区内野骆驼种群数量由2000年的430峰左右增长至680峰左右,野骆驼幼驼数量逐年增加,种群结构更趋合理,种群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云南北上南归的“短鼻家族”亚洲象群再添新丁,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向我们走来。
  
  
[林业] 连云港构建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
[工业] 山西长治创新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
[林业] 新疆阿克苏发展沙产业实现绿富同
[林业] 新疆启动今年塔河胡杨林生态环境
[旅游]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工业] 改造升级拓展煤电能力圈
[旅游]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
[工业] 拥抱ai技术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深入推动现制饮品业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
新规施行后你的快递将有哪些变化
家电以旧换新 不到8个月购买量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从办公楼宇到老旧小区 上海稳步推进城
完整社区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困在手机里的老人还需亲情解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