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中国为全球提供越来越多绿色低碳产品
加入时间:2024-06-01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琦敏
 
  据中国科学院昨天发布的《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长期低于生产端碳排放,且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强度在1990年至2019年间下降了83.3%,这表明中国为全球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绿色低碳产品。
  
  “以往大量关于碳排放的核算集中于生产端,均以生产活动的属地为边界,忽视了消费行为中所隐含的碳排放。”领衔该报告编撰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魏伟表示,基于消费端的碳核算有利于明晰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归属,深入系统剖析这种贸易中的碳转移效应,将为全球减排责任的公平分担提供科学基础。
  
  《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而主要发展中国家则相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地区生产端碳排放与消费端碳排放的差值,从1990年的14.7亿吨逐渐扩大到2019年的41.7亿吨。
  
  以我国为例,消费端碳排放长期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8亿吨。同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了83.3%。
  
  魏伟解释,这意味着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更多绿色低碳产品。以2021年为例,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
  
  报告指出,实现全球减碳目标,应切实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碳责任,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共同应对人类挑战。专家呼吁,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更科学地分配全球减碳责任。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消费端核算方法学研究,扩展研究产品的覆盖度,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构建全口径碳计量技术体系,以期获得更加深入、精确和全面的核算结果,更好地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编撰,是中国科学家首份对消费端碳排放进行系统研究与核算的研究报告。
  
  
[农业] 数字赋能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林业] 广东新增16个省级重要湿地
[林业] 四川资阳三大行动保障森林粮库建
[林业] 荒山坡变成金窝窝
[农业] 广西与越南携手开展智慧农业合作
[工业] 在煤炭沉陷区找到致富摇钱树
[旅游] 国际顶尖冰雪赛事为何青睐吉林北
[工业] 长(zhǎng)长的长春和长春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安顺
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陕西合阳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
汇聚涓涓细流 守护青山绿水
杜绝春节的喜庆浪费 不是小题大
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不断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2024年家电
让消费券真正惠及消费者
以旧换新带动2024年家电零售
去年我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初步建立
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40
重庆探路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治理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