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厚植生态优势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专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县长黄茂兵
加入时间:2023-09-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乐业县气候环境优越,拥有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兰花之乡、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中国天然氧吧等多个称号。近年来,乐业县努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乐业县县长黄茂兵接受采访,介绍了乐业县的绿色实践情况。
  
  中国环境报:乐业的“全面绿色发展”在各个领域有何具体表现?
  
  黄茂兵:乐业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区,具有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等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自然环境优越。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们成立县委生态文明发展中心,统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并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经济发展规划,为全县低碳绿色发展提供指南。
  
  在农业方面,探索了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我们邀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乐业县碳中和低碳农业碳汇》研究项目,并为我们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围绕低碳农业,我们还探索了与之配套的果皮、秸秆等农业废物循环利用模式,推动发展有机肥料。
  
  在工业方面,坚守绿色底线,着力发展新能源,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康养旅游。目前,我们正努力将康养旅游打造成主导产业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我们还尝试了一些“两山”转化的新路子。比如,通过政府引进统一开发的方式,创建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促进“雅长铁皮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科研成果转化;筹备了林业碳汇交易工作,对全县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开展评估,加快发展“生态+”多元化绿色经济。
  
  中国环境报:打造低碳有机农业是乐业的工作重心,乐业是如何找准这一发展方向的?
  
  黄茂兵:乐业是石漠化地区,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少。我们全县的耕地只有39万亩,大规模种植一些大众化的作物效益不明显。我们要利用优质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这些耕地上种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锚定了这一方向,我们县委县政府开始一届接着一届干。我们的绿色资源、有机肥料、有机农产品以及零碳农产品,都是实行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或载体。2013年、2014年,我们先后获得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称号。目前,全县认证了“两品一标”的农产品56种,还获得了深圳对于农产品的“圳品”认证,成为了深圳的“菜篮子”。
  
  中国环境报:在县域范围内推动有机农业发展有何难点?乐业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黄茂兵:一方面,有机农业要规模化发展,不可能纯粹依托单个农户,必须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企业都是逐利的,有利润才会有动力。企业发展有机农业的前期投入较高,如果产出和利润把控不好,企业也会面临运营压力。另一方面,有机农产品市场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常讲政治定力,有机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有远见、有眼光、有定力的企业。
  
  针对这些难点,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对企业进行扶持。一是通过资金扶持,包括通水、通路等必要基础设施的完善,来保证企业发展。二是利用好土地这一最大的优势,给予企业最大力度的保障。比如,深圳市农产品集团和“深百和”公司在甘田镇联合打造的蔬菜示范基地,我们帮助流转了三四千亩地进行有机蔬菜示范种植。三是充分利用好“东西部协作”对企业负责。比如,通过商洽合作,乐业的农产品能够以最便利的途径进入深圳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扶持,来保证龙头企业的发展。
  
  中国环境报:乐业县绿色工业路径的划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黄茂兵:乐业是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因此我们也是以保护为主,对工业项目实行负面清单。我们县内化工、冶炼项目不能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不能上。近几年也陆续有一些企业想进来,但是我们坚守底线,凡是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不引进。这样我们发展慢一点,但也有自己的后发优势。
  
  目前乐业的工业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工业。按照测算,现在全县可以发展的风电光伏约有2000万兆瓦。我们通过竞争性配置,选取实力更强的企业进行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已经建成20万兆瓦装机容量,2023年还将推进乐业风打山、乐业逻西、乐业幼平等风电场和乐业岜木农光互补项目等4个装机容量总计55万千瓦的风电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除了新能源工业之外,另一个工业发展方向是农产品加工业。我们投入1800万元资金,打造国内首个农产品原产地辐照保鲜示范中心。此外,还整合了2.3亿元资金,建设乐业粤桂·中广核扶贫协作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猕猴桃、刺梨、油茶等绿色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生产原浆、果汁等高附加值产品。一期基础设施已完成建设,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这也是承接第一产业的一项战略布局,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这两个发展方向,既弥补了我们制造业的缺口,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报见习记者 韦璐)

  
  

[林业] 开展科学管护 提升林木质量
[工业] 如何走出一条吉林特色新型工业化
[工业] 老工业区变身幸福家园
[林业] 湖南麻阳:两联两严两共合力治林
[林业]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稳步推进
[工业] 黑色煤炭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农业] 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旅游] 智能化成旅游业新风口
绿色信贷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富武陵
遍地流沙变身黄河公园
绿色引擎激活发展新动力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 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助力美丽中国
变城中村为城中景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