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数字化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加入时间:2024-09-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董丝雨
 
  用数字化守护绿水青山,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必将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黑龙江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明月林场,随着一声轰鸣,一架森林智能巡护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入茂密丛林开始巡护,林场的监控屏幕上也随之出现无人机实时拍摄到的画面。
  
  “空中之眼”精心守护着莽莽林海。去年以来,带岭林业局公司引进大疆机场和智能巡检平台,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每半个小时自动巡护一次,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技术形成相关数据,实现林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道路安全等无死角、全覆盖监测,工作更精准高效。
  
  数字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动力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广泛应用,实现对环境数据的精准识别、实时追踪,为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称为“大气污染侦察兵”的无人巡逻车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道路积尘负荷、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在辽宁彰武,智慧沙乡数字化平台借助安装在沙化土地里的土壤监测传感器,第一时间掌握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氮、磷等元素的含量变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建设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启动“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项目等举措,着力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数字技术能够突破区域时空限制,具有高效、强大的数据汇聚能力和算力,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从切块式、片段化向协同式、整体性转变,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还能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构建起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达到高效、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效果。
  
  未来,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流程的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数字化与绿色化走向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变革。顺应趋势,各地各部门应不断完善有利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兼具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跨界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投资模式,完善产学研合作方式,提高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用数字化守护绿水青山,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潜力、活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必将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