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入时间:2024-12-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定盘星、指南针和金钥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
  
  在11月29日举行的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精辟透彻的阐述。同时,大家还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的理解,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新阐释、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如何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话语体系等方面,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目标任务之一,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深刻揭示了我们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力量源泉、思想伟力,深刻揭示了党领导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动力,深刻揭示了我国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胸怀。
  
  与会学者代表们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增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讲得令人易懂,令人信服,进行通俗化阐释、大众化传播,才能够推动全社会准确理解思想,牢固树立观念,增强行动自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对内宣传,要精心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以故事阐释思想、以思想统领故事,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觉,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润物无声、入脑入心。对外传播,要把中国的绿色故事融入世界生态故事讲述中,推出更多符合网络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故事,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理解中国。
  
  “我们要积极宣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立法监督工作情况,传递中国声音,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交流互鉴,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宏表示。
  
  牢牢把握新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指明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方向。
  
  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绿色发展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鲜明底色,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一种方式。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新发展阶段下的必然要求。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做好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
  
  与会专家学者们还提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顺应全球绿色转型大势,强化绿色科技创新,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表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历史必然选择,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革推动绿色发展。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新机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正在不断拓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机遇、新赛道。
  
  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统筹推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涉及行业多、投资周期长、融资需求大,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方面。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和市场体系、国际合作等五大支柱,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带头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
  
  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应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优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保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令行禁止”,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向前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表示,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清,把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判断准,把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际问题了解透,切实学懂“基本原理”的精髓、把准“中国具体实际”的脉搏,作出更加符合实际、顺应规律的“结合”,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美丽中国建设具体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加快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体系总体形成。
  
  与会专家们表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更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更加有效的治理效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我国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应紧盯制约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问题,围绕影响目标实现的突出问题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表示。(本报记者 吕望舒)
  
  
[林业] 四川资阳三大行动保障森林粮库建
[林业] 荒山坡变成金窝窝
[农业] 广西与越南携手开展智慧农业合作
[工业] 在煤炭沉陷区找到致富摇钱树
[旅游] 国际顶尖冰雪赛事为何青睐吉林北
[农业] 用好土地整治关键一招
[林业] 严格开展森林督查 切实保护森林
[林业] 江西林业科技推广转化带动8万余
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陕西合阳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
汇聚涓涓细流 守护青山绿水
陕西安康在青山绿水间绘就安居乐
杜绝春节的喜庆浪费 不是小题大
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不断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2024年家电
让消费券真正惠及消费者
以旧换新带动2024年家电零售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初步建立
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40
重庆探路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治理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