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文明

 
九江探索排污权政府储备和出让机制
加入时间:2023-11-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林霞
 
  “这次交易非常顺畅,价格也很满意。放在以往,我们这个项目审批过程会比较复杂,花费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落地。作为企业,我们对此项改革试点非常欢迎。”近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环保科科长米鹏涛说。
  
  前不久,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九江市以政府储备的方式,向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出让排污权,包括二氧化硫45.12吨、氮氧化物115.12吨,交易总价为90余万元。此外,向国能神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出让二氧化硫997.10吨、氮氧化物1424.40吨,交易总价1320余万元。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生态价值转换实现难、优质项目落户指标难的问题,今年2月起,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九江市积极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探索建立排污权政府储备和出让机制,在江西省率先开展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工作,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排污总量、为产业升级释放环境容量,努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排污总量指标转化为权属性指标
  
  政府储备出让,企业直接购买,有效控制囤积出售和漫天要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作为生态资源权益资产,如何让富余的污染物排放量流通起来,并且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
  
  “要把排污总量指标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资源,变成可持有、可交易、可流动的资产,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将其从业务性指标转化为权属性指标,从而实现排污总量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明介绍说。
  
  九江市先行先试,通过制度设计,将赋予排污总量的流通性、坚持交易流转的使用性、凸显政府部门的引导性紧密结合,为排污权交易的正常运转筑牢基础。
  
  鉴于排污总量指标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开发上限的自然资源,因此,九江市在制度设计之初,就本着“用好管好”的原则,明确全市排污权的交易流转必须依托具体项目进行。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凭空交易,或以虚拟项目的方式参与排污权交易。
  
  倘若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尽管有富余排污权的企业和新建项目的企业存在交易意向,但是交易周期、交易价格等多种因素仍然不可控。为彻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举措,启动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重点推动政府储备出让工作。
  
  “我们建立政府储备,类似于建立了排污权交易的‘央行’,目的是规范一级市场、引导和带动二级市场。这样一来,有富余排污权的企业可以及时出让给政府储备,有需求的新建企业也可以通过政府储备直接购买,有效控制了囤积出售和漫天要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刘明说。
  
  自今年3月开始,九江市对全市排污权许可证注销企业、产城融合淘汰关停企业、重点减排工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了减排项目清单,在完成省级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形成九江市第一批排污权储备清单,将35家企业闲置排污权纳入储备机构储备库管理,为全市开展排污权储备出让奠定了基础。
  
  率先推行全行业排污权交易
  
  促进企业从“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转变
  
  “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将管理对象、核算要求、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等环境管理关键要素在有形的许可证中予以确认,使得排污权分配量、环评审批量、许可证允许排放量等归于统一。这是我们在开展排污权交易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闭环。”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余波在回答关于如何确定和分配排污权交易的问题时说道。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环境行政与市场机制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为保障排污权交易的顺畅进行,九江市在做好排污权与排污许可制的有效衔接、实施与监管制度闭环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形成指标总量流转和资金使用流转的闭环。
  
  “在排污权指标的管理上,我们坚持清单式、可追溯的管理模式。储备来源是哪个减排项目、出让对象是哪个新(改、扩)建项目、具体的指标量如何核算出来,都是清清楚楚、白纸黑字。”余波介绍说。
  
  为了让项目能够得到全行业、全指标要素保障,经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批准,九江市率先在全省推行全行业排污权交易。同时,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化学需氧量基础上,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的交易,进一步扩大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覆盖范围。
  
  “全行业全指标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行,会推动企业在清洁生产、源头控排上下功夫,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主动减排,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促成了原来的‘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转变。这无疑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强劲的内生驱动力。”余波说。
  
  开展排污权政府储备交易为企业有偿取得污染物排放指标构建了操作平台,拓宽了获取指标的渠道。新建企业正式投产后,其合法排放的污染物指标量可以通过排污许可证最终体现。九江市排污权交易的“前端入口”与排污许可证的“末端闸门”构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
  
  据了解,九江市在试点方案中明确排污权出让的收入由税务部门征收,全额上缴国库,统筹用于污染防治。
  
  “项目等指标”变成“指标等项目”
  
  解决大体量项目指标整合问题,也为市场提供了价格指导
  
  “我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与其他企业协议拿下so2和nox的排放指标,交易价格高、时间跨度大,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生产成本。”谈及江西省德安县丰林工业新区热点联产及水处理项目,企业负责人感慨万千。
  
  九江市在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过程中,从交易双方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采用政府储备出让机制,统筹考虑审批时间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一方面,通过将零碎的排污总量指标收储、整合、打包,变“项目等指标”为“指标等项目”,极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让企业获取指标不再“跑断腿”;另一方面,在解决大体量项目指标整合问题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价格指导,让二级市场能够更加顺畅运转。
  
  “以往企业与企业自主开展排污权交易,由于买卖信息对接难,一个项目往往要联系多方卖家,才能凑足指标交易量。另外,还可能存在指标卡脖子问题。卖方市场情况下,卖方要么要价过高、要么观望惜售。有了政府储备,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余波表示。
  
  九江市广泛凝聚环境有价、资源有价的共识,在让项目快速落地的同时,也促进了工业污染源监管从“浓度”控制向“浓度”“总量”双控转变,有效统筹了环境消耗成本,从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绿色发展轨道。
  
  如今,九江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自主通过技术改造、环境治理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不再使用的排污权指标腾出来出让,以获得收益。
  
  “从不得不为,到顺势而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落后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南说道。
  
  九江市积极用好排污权储备交易制度这块高质量发展的“点金石”。截至目前,已完成两家企业共4单排污权出让交易,交易总价超1400万元,在实现环境有价、使用有偿的同时,服务了重大项目快速高效落户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林业] 开展科学管护 提升林木质量
[工业] 如何走出一条吉林特色新型工业化
[工业] 老工业区变身幸福家园
[林业] 湖南麻阳:两联两严两共合力治林
[林业]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稳步推进
[工业] 黑色煤炭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农业] 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旅游] 智能化成旅游业新风口
绿色信贷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富武陵
遍地流沙变身黄河公园
绿色引擎激活发展新动力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 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助力美丽中国
变城中村为城中景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