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以旧换新再发力 政策红利加速百姓生活焕新
加入时间:2024-11-04  来源:人民网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下简称“两新”工作)持续推进,不仅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更在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并部署了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这一方案的实施,旨在促进先进设备的生产应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地进入居民生活,从而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自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来,市场信心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二手交易活跃度极高,今年交易量已突破1200万辆,这一成果令人瞩目。这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响应,也体现了政策在推动市场繁荣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两新”工作的推动下,全国企业设备更新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4月至7月期间,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增速显著提升,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5.8%。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设备采购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0.4%。
  
  此外,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各地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家电以旧换新不仅拉动了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广东省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将智能小家电纳入其中。广州市的张大爷就亲身体验到了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实惠,“家里的旧空调用了十多年,制冷效果不好还费电。现在有以旧换新政策,我换了一台新的节能空调,不仅享受了补贴,而且每月电费都节省了不少,生活品质大大提高。”
  
  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二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八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一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在政策的推动下,家电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实现了由降转升。
  
  同时,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明显。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消费者购车热情持续高涨。江苏宿迁联动车企、金融机构等多方配合,推出“报废更新/置换更新+企业优惠+厂家让利+金融贴息+保险服务”汽车以旧换新操作流程,消费者在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后,还可叠加享受企业、厂家最高6万元的综合优惠。这不仅让消费者“换新”更便捷,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最新数据显示,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累计登记注册用户数超164万个,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110万份。
  
  业内专家表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不仅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更推动了汽车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这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整体上从消费端发力,促进了整个产业的提质升级。”业内专家表示,这个过程中促进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也结合了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发展诉求。一轮一轮逐步深化和细化的政策,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注重了灵活性、便利性,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记者 王绍绍)

  
  

[旅游] 文旅部公布16起典型案例 聚焦
[工业] 安徽汽车产业何以出彩
[林业] 广东植树造林新风尚形成
[旅游] 中经评论:激发暑期文旅消费新动
[工业] 该如何遏制污染治理者造假的行为
[工业] 拒绝一问三不知 企业环境风险防
[林业] 广西桂林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
[林业] 湖北武汉口袋公园建设提质增速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让无标签饮用水瓶有迹可循地循环
丰城赣江畔 垃圾场变身智慧停车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见缝插绿 口袋公园激活城市发展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