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云南昆明:源头治理 水清岸绿
加入时间:2022-11-04  来源:人民日报  
 
  日前,云南昆明滇池绿道建设又有新进展——8.2公里新建段向社会开放。徜徉其上,葱茏花木掩映着红色的骑行道、蓝色的步行道和机动车道,旁边是波光粼粼的滇池,游客纷纷拿出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2021年4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围绕滇池的“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昆明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侵占滇池保护区。一年多来,昆明市立行立改,长腰山滇池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已全面拆除,长腰山复绿的2200多亩山林郁郁葱葱,滇池沿岸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滇池保护区新增绿地约192万平方米。
  
  “我们将继续加大滇池保护力度。”滇池管理局局长陈净说。眼下,昆明市区正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已完成33条市政道路和819个庭院小区。昆明积极推进综合治理,“一河一策”“一渠一策”整治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沟渠和溢流口,消除劣ⅴ类河道及城市黑臭水体,在滇池周边实施16项防洪滞蓄工程;滇池环湖路内调整花卉、蔬菜种植万余亩,沿岸183个村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走进“环滇池生态廊道”坝河湿地段,喜树、柳树、石楠、桂花等树木交错,矮蒲苇、鼠尾草和蕨类植物铺展到水边,湿地里各种水草摇曳多姿。加强滇池系统治理,昆明市规划建设了围绕滇池一圈的滇池绿道,总长约137公里。与此同时,在滇池边退塘、退田、退房,还林、还湿、还湖,累计生态搬迁3万多人。2021年3月,以滇池绿道为依托的“环滇池生态廊道”被列入昆明市十大重点工程,今年4月30日首期长约37公里的滇池绿道基本贯通。
  
  治水从源头抓起,昆明一手编制滇池水环境专项规划,一手完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全市累计收缴生态补偿金20多亿元,专项用于河道综合治理。今年1至7月,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水更清了。
  
  位于滇池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小渔村村民小组,74户人家种了20多年的蔬菜和花卉。为降低对滇池的面源污染,今年村里拆除蔬菜大棚、统一流转土地,利用村庄环境整治的契机转型搞旅游,引进特色民宿、渔家美食、房车营地等业态。“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每天慕名来村里的游客就有好几百人。”上蒜镇副镇长曾诚说。
  
  昆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昆明将滇池融入城市发展,构建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把未来的产业和人口增长更多放在流域下游和流域外,努力把滇池沿岸打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旅游] 广西爱店口岸客流同比增四成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