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吉林省农科院用科技擦亮鲜食玉米“黄金名片”
加入时间:2024-02-21  来源:科技日报  
 
  一根玉米,能“玩”出多少花样?

  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南三经街上,有一条以玉米为主题的街区。远远望去,黄澄澄一片格外显眼。步入其中,玉米汁、玉米酒,玉米蛋糕、玉米慕斯等食品好看、好玩、好吃,让人置身玉米的世界。

  这是当地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品四平玉米、过欢乐大年”优质玉米产品展销活动。四平市地处黄金玉米带,拥有松辽流域丰沛的水资源、肥沃的黑土地,玉米产业的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

  在热闹的大集上,记者随着人流前行,发现一家摊位前排队最长。上前一看,商家招徕顾客的是火箭般蹿红的鲜食玉米。“快尝尝我们的鲜食玉米,香着呢!”销售员赵平一边吆喝,一边端来一盘刚出锅、切好段的玉米。黄澄澄的玉米段散发着阵阵香味,吃起来软糯香甜。

  “鲜食玉米产业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口感佳、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路明介绍。

  在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一穗穗加工好的鲜食玉米正被装箱发货。企业每年加工鲜食玉米超1亿穗,实现全年不停工。该企业的产品不仅走俏全国,还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创新与突破。路明告诉记者,在去年9月的第四届中国·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大会上,该所科研人员培育的“吉农糯9”“吉农糯111”“吉展22”获评近3年吉林省中高端鲜食玉米优秀品种。“我们还与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鲜食玉米产业研究中心,长期开展科研成果定向转化和技术服务。”路明告诉记者。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如今,除了擦亮鲜食玉米这张名片,四平市各大加工企业还推出了玉米面条、玉米粥、玉米油等百余种玉米主食系列产品、菜品和预制食品,初步构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为主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

  农业谋求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科技力量为产业注入活力。记者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选派近50名科研专家,以科创专员身份入驻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吉林省农业科研‘一盘棋’的新格局,构建了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了多项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新技术。”路明说。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国成表示,作为“吉林鲜食玉米产业联盟”成员中唯一一家科研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紧扣市场需求和地方需求,通过院地(企)合作,加大吉林省自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以科技服务推动产业振兴,以科技成果擦亮吉林省农业的“黄金名片”。

[旅游] 广西爱店口岸客流同比增四成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