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赓续红色血脉 彰显生态之美
——河南新县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观察
加入时间:2022-11-25  来源:农民日报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里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有5.5万名优秀儿女献出宝贵生命。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时代虽不同,但在今天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老区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奉献奋斗精神。
  
  一县红色经典,百里绿色画卷,古色乡村风情,新县将“红”“绿”“古”三大优势深度融合,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启动“百村传承、百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对50个红、绿资源富集村进行整体提升,打造三条精品旅游线路。2021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支持下,新县选定田铺乡、泗店乡等6个行政村试点,建设红色大别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一幅充满大别山风情的山水田园画卷缓缓铺展,老区人民奔向幸福小康生活蹄疾步稳。
  
  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在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形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行走在新县,仿佛走进一本红色历史教科书——
  
  柴山保、斑竹园、独山镇根据地,欢庆苏维埃新政权成立的锣鼓震天响,《八月桂花遍地开》传遍四方;新县箭厂河会议,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划为一个完整的鄂豫皖特区,中共鄂豫皖特委应运而生。
  
  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县留下412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800多处文物点和157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新县着力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做到红色文物全部登记保护,红色遗址遗迹专人看护管理,红色文化专人专班研究阐释。同时,注重深挖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新县县长李晓亮介绍。
  
  新县先后成立大别山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培训机构26余家,重点打造乡村体察式教学点40多个,大别山红色教育旅游品牌价值达38.6亿元;培育红色人才队伍,创新开展“小小讲解员进景区”活动;成立由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长期研究大别山精神的老党员组成的新县英雄山党支部,为全县党员干部常态宣讲;在示范区率先组建乡村文化合作社,编排节目30余个,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多元立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村振兴
  
  大别山青龙岭下,坐落着一个充满豫南风情的传统村落——田铺乡田铺村田铺大塆。
  
  黄墙黛瓦的民居,既有北方的硬朗,又兼南方的灵秀。村前小河潺潺流过,石板路蜿蜒不绝,娇艳欲滴的鲜花与文艺风十足的民宿、客栈、特色小店相映成趣。
  
  “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匠心工坊里,62岁村民胡有荣正在刺绣的鞋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婆家”民宿户主韩光霞把家里的两亩地种上红薯、花生、黄豆、蔬菜,作为住宿游客的食材,既省钱又绿色放心。村民张榕在家门前摆上小摊,每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照顾家庭方便了,还比在外打工轻松。”
  
  和其他村一样,田铺大塆曾一度面临村庄空心化、农房闲置的难题。田铺大塆与上海蔓乡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合作,引入创客团队,打造出河南省首个“创客小镇”。
  
  “20多家特色小店,招募本村和附近的村民负责日常管理,村民纷纷开起农家乐、民宿。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整个村子充满烟火气息。”田铺村党支部书记韩家旭高兴地说。2021年,田铺大塆共接待游客7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余万元,村民自主经营的旅游产业人均增收1.8万余元。
  
  “把新理念、新业态引进传统村落,下乡、回乡的人多了,村民腰包鼓了,豫南刺绣、竹编、皮影戏等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也得以保护传承。”新县副县长严建强说。
  
  田铺大塆为什么能实现华丽转变?韩家旭总结,一是政府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进行大量投入,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提档升级;二是坚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生态风貌和原始肌理,让游客能看见真正的乡愁;三是示范区的6个村各具特色,与许世友将军故里、黄毛尖省级森林公园等景点串联成线,将红旅、农旅、文旅、体旅等业态深度融合,“一日游”变“多日游”,群众收入大大增加。
  
  严建强告诉记者,新县下一步将加强与湖北、安徽各市县合作,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联合体,推动鄂豫皖红色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
  
  乡村振兴依靠什么?
  
  ——项目资金虽然有限,但可以充分发挥其撬动作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项目建设普遍惠及大众;吸引各类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的40个县中,新县被评为a等次。
  
  新县建设示范区有什么经验?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扶庆福认为,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准确选择试点村,合理规划旅游路线。二是多元投入,将5000万元项目资金聚焦在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红色遗迹保护和挖掘,以此撬动各类资金,项目总投资达5.35亿元。三是注重群众主体作用,项目谋划前大量走访,实施中广泛发动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竣工后第一时间公示,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有23人自愿参与项目管护,213户群众无偿提供土地,免费拆除临时房屋40余间。
  
  “截至目前,示范区项目已形成公益性资产7831万元,经营性资产288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益13.6万元。”扶庆福说,“项目初步实现‘少数受益’向‘共同受益’转变,群众真正成为参与者、受益者。”
  
  农民增收是最直观的体现。2021年,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同比增长11.8%;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突破6万元,同比增长13.5%;项目建设带动1920名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2019年,乘着新县乡土人才工程的“东风”,周厚江来到泗店乡创办罗成寨现代农业园,带动19户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计河、邹河两个脱贫村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
  
  周河乡西河村引进的艺术家杨咏墨给自己定下目标——把西河村打造成全国高校写生基地。杨咏墨算了一笔账:“艺术高校学生每年必须外出写生两次,每次为期半个月。试想,一个300甚至500人的学生团队,在村里吃、住半个月,会给村民带来多么可观的收益。”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新县出台“999”回归工程、“红城英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创业创新。同时,积极引进清华建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顶尖专家团队,助力全县文旅产业不断升级。(记者 姚媛)
  
  
[农业] 草原添绿意 牧民增收益
[农业] 今年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
[农业]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快建立
[农业] 乡村环境美 乡亲日子新
[林业] 林下淘金 巧吃生态饭
[林业] 聚焦林草资源管理和三北工程攻坚
[旅游] 五一旅游市场前瞻:小城游再升温
[农业] 如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绿美+ 让云南保山走上发展新路
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
智慧千里眼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绿色屏障 收获金山银山
10000套住房将以旧换新 这
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湖南芷江侗乡
财政助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如何焕出消费新活力
绘就水清岸绿的城市画卷
西藏那曲市挖掘非遗新资源 促进农牧民
山西平定兴产业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浙江以增值化理念打造美丽海湾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