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农旅融合提质美丽经济
加入时间:2024-05-09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驱车行驶在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山水之间,白云舒卷,满山染绿,不少游客在打卡留念。沿山路盘旋而上,来到嶂石岩村一家名为观太行的民宿小院,群山环抱间,一幢幢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嶂石岩风景优美,丹崖、碧岭、奇峰、幽谷十分有看点,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观太行民宿经营者马聪慧说,4月份是旅游旺季,民宿非常抢手。去年,小院的收入达到了30万元。
  
  赞皇县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山场面积11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林木覆盖率达52.69%,深山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该县依托绿色家底,以嶂石岩景区为龙头,丰富旅游新业态,建成大凡露营地、文创集市、花海欢乐谷,加快构建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森林运动、乡村游憩五大产品体系,推动一日游向多日游、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围绕打造京津冀休闲度假地,以创建嶂石岩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为抓手,实施总投资9.7亿元的槐河沿岸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加快推进平泉湖片区、天台湖河庄垂钓小镇等项目,把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
  
  在位于该县许亭镇许亭村的平泉湖岸旁,在建的露营基地已初具规模。“许亭村三面环山,风景秀美,平泉湖的湖水纯净清澈。我们整合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谋划平泉湖片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5月份项目建成后,可带动许亭村以及周边村落发展,拓宽村民增收路。”赞皇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马辉说,赞皇县因地制宜将平泉湖的自然风光与许亭村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建设“六相故里”文化体验区、“四季掠影”生态旅游区,打造摄影基地、露营基地、研学基地,最终形成“一轴、两片、三基地”的总体格局。
  
  丰富的经济林是赞皇县的重要绿色资源,该县把储绿与富民相结合,探索以特色林果产业为核心的沟域经济发展之路。岭根底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海拔高度近500米的赞皇县许亭乡,村民靠着山里的苹果树日子过得红彤彤。
  
  见到村民刘现辰时,他正在自家苹果园进行管护工作。“过去种几亩山坡旱地,基本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推广苹果种植以来,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加。我自己种了5亩苹果地,一年收入约4万元。”刘现辰说。
  
  “为提高村民苹果种植技术,县里请来专家现场授课,手把手教果农如何管理果树。村里注册了‘岭底红’商标,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在果树培育、包装、销售等方面统一管理。如今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值近700万元。”岭根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建忠说,这两年县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依托资源优势加强农旅融合,与几个相邻村子形成产业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游客来村里不仅可以采摘,还能吃农家饭。
  
  在赞皇县,像岭根底村这样既保生态又富口袋的案例有很多。“门路在山多栽树,板栗为主快致富。”这是流传在嶂石岩镇三六沟村的顺口溜。村民把目光转向万亩山场,大规模种植板栗树,不仅青山更绿,村民也有了增收路。眼下三六沟村板栗种植面积近万亩,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如今该县有板栗、樱桃、葡萄、核桃、大枣等特色经济林果品类20种,共计159个品种,林果面积达到100余万亩,人均拥有4亩经济林、200棵果树,林果业总产值近20.67亿元。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下一步,赞皇县将继续深挖生态潜力,做好山水文章,将自然禀赋转化为经济财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赞皇县委书记陈宏锋说。(记者王胜强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李杰)
  
  
[林业]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发展林草沙
[林业] 长三角龙头城市林地管理 绣花功
[工业] 我国生物燃料市场前景广阔
[农业] 安徽庐江茶叶缘何火出圈
[林业] 国家林草局通报2024年第一批
[农业] 辽宁西丰加快梅花鹿特色产业发展
[工业] 从工业老城到双碳新城 湖南湘潭
[旅游] 内蒙古兴安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以绿为基铸就未来之城
推动长三角区域两山转化 健全生
两山合作社 推进生态富民
徜徉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释放假日
假日经济新热潮:绿水青山 小城
碳普惠赋能 让减碳成为行动自觉
无废城市建设要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垃圾山中辟出战略能源通道
航司这样和绿色较真
资源回收企业不再担心缺第一张发
对标美丽中国建设新要求 构建新污染物
推进美丽甘肃建设 全面筑牢生态根基
共赴绿色低碳之约 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田园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