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延边州做好土特产文章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加入时间:2024-07-07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打造地域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仅2023年,全州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50亿元,同比增加4.5%,产值位居全省首位。

  人参拓宽致富路。延边州大力发展以人参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推进规范化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龙头企业。推动敦化润绿人参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园区项目和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服务功能拓展融合项目落地落实,延伸加工、营销、服务等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最大精优人参深加工产品市场。开展人参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繁育,建设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库,累计收集、保护长白山人参品种150余份,建立人参种质资源圃3个,确定保护品种30个以上。目前,吉林延参、敖东种业人参产品入选“三无一全”品牌品种。联合敖东世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珲春松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吉林省优质道地药材(淫羊藿、赤芍)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优质道地药材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公顷。

  黑木耳“生金”有道。延边州打造“延边黑木耳”“汪清黑木耳”“安图黑木耳”3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累计培植33个黑木耳产业集群项目,协助敦化市黄泥河镇、和龙市八家子镇成功申报国家级产业强镇,依托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黑木耳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吉冠食用菌研究所,积极引进培育黑木耳深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开发木耳酱、木耳超微粉等特色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抓好桃源小木耳仓储、电商项目建设,推动“小金碗”产品上市销售,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及产品上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吉林省海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黑木耳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大菌种生产产能,巩固敦化市菌种优势,提升菌种在东北三省销售占比。

  桑黄种出大“钱景”。延边州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李玉教授带领食药用菌科研团队技术优势,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等合作创建“中国农技协吉林和龙桑黄科技小院”,借力科研成果转化,对桑黄菌种的选育、扩繁、栽培和采收等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了桑黄的品质功效。目前,科技小院已研发出桑黄茶、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十余种产品,带动和龙市6个乡镇规模化栽培面积达2000亩、大棚2000余栋,实现直接产值2亿元。全力扶持和龙吉林桑黄集团、汪清西大坡农林特产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新建桑黄精深加工生产线,年预计实现产值3亿元。

  特色果蔬品牌响当当。延边州结合县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特色果蔬富民产业。定期组织农业专家为果蔬种植农户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确保优势果蔬产量稳定、特色水果品质优良。积极开展“校地企”协作,吉林农业大学与珲春市孟岭村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科研基地,争创国家级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与延边龙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鲜到延边、延边好物”合作,成功酿造高品质苹果白兰地水果酒和苹果米酒。同时,以特色果蔬产业为支撑,积极推动“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旅游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模式,开展“富硒苹果旅游采摘节”和梨花节等活动。

  扩大数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延边州做优做强“土特产”,激活发展“新引擎”,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全州生产鲜参2227万斤,总产值115.6亿元;黑木耳栽培量达13.1亿袋,鲜品总产量66.3万吨,总产值86亿元;段木栽培桑黄155公顷,产量219吨,总产值7747万元;果蔬种植面积达18817公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提升。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