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绿色企业

 
风光大基地建设推动绿色增长
加入时间:2023-11-06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记者随“碳”路中国生态文化之旅活动深入库布其沙漠,走访达拉特光伏领跑者基地。登高远望,一座金黄沙丘镶嵌在万千太阳能光伏板组成的“蓝海”中,它直观地向到访者讲述着这里的前世今生。与此地相距不远,更大规模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先导工程正在建设中……“追风逐日”,如火如荼建设的风光大基地不仅改变了沙漠的模样,也让煤炭大市鄂尔多斯迎来了能源和产业结构重塑的历史机遇。
  
  黄沙变“蓝海”
  
  鄂尔多斯是传统能源的“宝藏”大市,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同时也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富集区,开发潜力在1.2亿千瓦以上。近年来,绿电项目纷纷落地,加快了当地多年以来推动的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进程。
  
  达拉特光伏领跑者基地“地标”——由19.63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图形电站,“奔腾”在沙漠之上。2019年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达拉特光伏领跑者基地总装机100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基地展板信息显示,该基地建设总投资64亿元,分两期建成。一期50万千瓦项目平均电价0.35元/千瓦时,2018年12月1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二期50万千瓦项目平均电价0.272元/千瓦时,最低电价0.26元/千瓦时。
  
  不仅仅是发电,达拉特光伏领跑者基地还将走得更远。基地将建设50米高的观光瞭望塔和牡丹园、玫瑰园等观赏植物园。同时还要建设存栏2.5万头、占地1500亩、总投资1.7亿元的“牧光互补”高端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预计投产后将带动周边约1100户农牧民增收。
  
  三年前,我国正式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两年前,我国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到2030年,我国将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
  
  6个月后,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获批。该项目是国家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新能源基地项目,项目建设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电量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电力供应保障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在鄂尔多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不毛之地沙滩、戈壁、荒漠,如今正在悄然成为“绿能富矿”。
  
  绿电引“凤凰”
  
  不久前,华景新材料首期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下线。磷酸铁锂是目前各种动力汽车锂电池的主要原料,用于生产高质量的正极材料,可以提升锂电池的性能和效率,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需求。
  
  “我们规划年产4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整体建设,补齐开发区缺少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的短板,补足产业链条上的缺失,实现材料加工、电池生产及电池应用产业链的闭环。”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乐说。
  
  华景新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投产,补齐了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以远景动力为龙头的储能电池产业链,一条完整的新能源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在鄂尔多斯由此形成。
  
  生产储能电池的远景动力一期10.5吉瓦时项目每年可生产1000万颗电池,可匹配年产1200亿千瓦时电的风光电站的储能。如今在家门口有了原材料,过去需要从外地运输原料的问题迎刃而解。
  
  2022年4月,鄂尔多斯市和伊金霍洛旗政府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产业园规划总面积73平方公里,是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
  
  之所以称为“零碳”,是由于园区80%能源由本地的风电、光伏直供,20%参与绿电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
  
  园区里,东西纵贯长达530米的白色巨型厂房——远景动力电池工厂引人注目,它是目前我国北方单体最大的电池工厂。远景动力电池工厂生产的“零碳”储能电芯,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参与国际竞争的“刚需”型产品。
  
  远景能源鄂尔多斯副总经理王尧介绍,100%绿电制造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明显低于同类产品的远景动力电池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手订单目前累计已经超过1000吉瓦时,除国内市场外,还远销至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预计2023年储能电池的交付量将超过15吉瓦时。工厂二期已动工,规划产能为20吉瓦时,达产后连同一期将创造超过360亿元的产值。
  
  园区内另一家头部企业——隆基绿能的光伏全产业链投资高达395亿元,满产后年产光伏组件相当于2个三峡电站装机量,可在其30年的生命周期中,转化14万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以远景动力为龙头的储能电池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光伏电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圣圆新能源为龙头的氢能和纯电重卡产业链已构建完整。伴随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纷至沓来,当地“风光氢储车”的绿色零碳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风光“绿赛道”
  
  “双碳”战略之下,新能源发电项目向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向绿电富集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抢抓这一历史机遇,鄂尔多斯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实现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相当于在今天的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绿色赛道上风光无限。“新能源+沙漠”“新能源+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露天排土场”……各种能源发展新模式在当地开花结果。
  
  昔日黄沙漫漫,今日林草葱郁。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一代代治沙人接力播绿,孕育了闻名全国的“牧区大寨”精神,而今又开始了光伏、风电治沙的新探索。
  
  去年,乌审旗建成苏力德苏木1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等8个光伏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今年,投资57亿元的中石化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万吨/年、贡献gdp近6亿元/年、增加税收近3000万元/年。
  
  光伏、风电治沙实现土地资源、绿色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互补,激发出生态建设发展新动能。数据显示,2022年,乌审旗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40.5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5601元。
  
  过去的采煤沉陷区变身为旅游风景区。走进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布尔台生态示范基地,眼前溪流、观景平台以及园林式设计颇具匠心,远处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板下种植的苜蓿和蛋白桑为土地铺上了一层绿色。曾经撂荒的采煤沉陷区,如今通过生态治理,发展光伏产业、牧草产业、畜牧产业,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
  
  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主任王义介绍,基地带动附近巴图塔村1445名村民致富,每人每年增加收益约2000元。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种养结合、产业振兴、治沙固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路径得到复制推广。
  
  从“金沙”到“蓝海”,从荒漠化“负资产”到成为gdp“富资产”,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绿动力持续释放,新赛道日益宽广。(本报记者 曹红艳)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