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绿色企业

 
以绿为底 能源低碳转型释放发展新动能
加入时间:2024-11-23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发展成就亮眼,供能结构持续优化,在减排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储能技术、风光发电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加速推进。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其中,风电13.23亿个,占37.25%;太阳能发电6.81亿个,占19.18%;常规水电12.77亿个,占35.97%;生物质发电2.64亿个,占7.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567万个,占0.16%。
  
  此前印发的《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与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从推进火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以及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加快火电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以提升火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以适应新能源接入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快速增长……
  
  在全国各地,能源领域设备更新的“绿色”浪潮正席卷而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涌现,为能源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河北,智能微电网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通过集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等多种能源,实现了能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不仅解决了偏远地区用电难的问题,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在浙江,当地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并将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发电等领域,实现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福建,当地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实现了对电力供应的精准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能源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未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煤炭对新能源的灵活支撑作用不会改变。因此,在实现增效超净排放和灵活性改造的基础之上,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煤炭产业。
  
  业内专家建议,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为主、统筹联动,坚持先立后破、稳步推进,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
  
  近年来,节能减排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不少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积极契合“双碳”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能源转型措施。
  
  在湖北武汉,某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屋顶和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余电上网;在广西南宁,一家企业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积极推广绿色供应链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实现了能耗的大幅降低;在海南海口,当地港口积极推广岸电技术和清洁能源船舶,建设了绿色物流园区和智能仓储系统,减少了船舶靠港期间的碳排放,同时提高了物流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更新改造不仅可以提升设备的能效和环保性能,还能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是全球能源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同时也是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业内专家表示,技术创新在推动能源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开发等领域,技术创新更是不可或缺。
  
  国际合作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专家表示,全球能源格局的调整和转型,需要各国加强能源政策协调和深化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记者 王绍绍 实习生李想对本文亦有贡献)
  
  
[林业] 福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打造两山转化
[旅游] 交旅融合打造新风景线
[工业] 这些第一 见证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农业] 我国确定2025年粮食生产三大
[工业] 可靠电力护航吉林查干湖冬捕节
[林业] 浙江千岛湖林场探索共富新模式
[林业] 建设国家公园 守护雨林工程师
[农业] 共富共享齐参与 乡村治理引蝶变
汇聚涓涓细流 守护青山绿水
陕西安康在青山绿水间绘就安居乐
加速绘就吉林冰雪经济壮美新画卷
两山转化这道必答题 安顺这样解
以百千万工程为谱 奏响乡村振兴
多地直面公摊痛点 让老百姓明明
以旧换新要让消费者换得动心暖心
以旧换新促消费持续回暖
湖南祁阳加快农机以旧换新 助力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如何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2024,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以科技高度守护民
从大熊猫读懂美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