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十四五时期我国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4万个
加入时间:2025-09-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我们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9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
  
  推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和幸福河湖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和幸福河湖。
  
  在建设安全河湖方面。水利部严格管控河湖的行洪蓄洪空间,依法划定了170万公里的河道、3000多个湖泊的范围,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的规范化和常态化,累计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有力维护了河湖的行蓄洪功能。
  
  在建设生命河湖方面。水利部深入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了河湖健康评价,加强了河湖水系的连通和生态补水,实施退圩还湖,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大批河流湖泊恢复了流动,像京杭大运河、永定河、西辽河等一大批河流在断流多年后实现了全线贯通、全线有水。一大批湖泊有效恢复了面积,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洪湖等湖泊恢复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表示。
  
  同时,水利部还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统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支持地方实施了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因地制宜地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了以河湖水系为依托的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优质服务业体系,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黄土高原“绿色版图”向北延伸
  
  黄土高原曾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面积的71%,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曾是“沙土漫天、沟壑纵横”。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主色调由“黄”转“绿”,绿色版图明显向北延伸。
  
  陈敏在回答媒体有关黄土高原的生态变化时表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主要是采取了减“存量”、控“增量”、提“质量”等三方面措施。
  
  在减“存量”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为重点,在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因地制宜建设淤地坝、旱作梯田,配套坡面植被措施,构建拦截入黄泥沙第一道防线。“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其中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例如,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创新采用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坝、荒坡陡坬搞绿化的治理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目前,我国已建成淤地坝5.8万座,拦截泥沙74亿吨,形成了‘拦沙—造地—富民’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粗沙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世界水土保持提供了中国范例。”陈敏介绍说。
  
  在控“增量”与提“质量”方面,我国建立了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依法划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差别化防治措施。同时多措并举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以“政策链”转动“资金链”,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我们强化砒砂岩区、多沙粗沙区、水蚀风蚀交错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保护,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以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等为重点,构建全链条、全过程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十四五’以来,有效防治因生产建设可能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4.6万平方公里。”陈敏表示。(记者 吕望舒)
  
  
[农业] 数字技术重塑新疆农业发展模式
[旅游] 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工业] 河北发布环保绩效创a领跑企业支
[林业] 呼和浩特多措并举推进林业碳汇交
[农业] 兴特色农业 助村美人和
[林业] 广东以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唤醒林业
[旅游] 湖南十一假期生态旅游掀热潮
[旅游] 禁止把未开发开放区域作为旅游产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小包裹彰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别让外卖满减成浪费
从污染源到资源:大庆油田让含油
卖不完的月饼要有合理去处
从家电到农机 以旧换新点燃国庆
我国首部宜居城市国家标准发布
住建部:五方面推动好房子建设
陪伴经济需监管相伴
打造韧性城市 守护好城市里子
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