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打造韧性城市 守护好城市里子
加入时间:2025-10-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惠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并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如果说高楼大厦的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面子”,那安全可靠的韧性就是城市发展的“里子”。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同时,城市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某些方面没有跟上建设的脚步,如何让城市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命题。城市更新行动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我们既要提升城市“颜值”,更要扎实做好城市“里子”,让城市韧性十足。
  
  扎实做好城市“里子”,需要同时建好“硬件”设施和完善“软件”治理。城市的硬件建设和服务管理水平如何,切实影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总体承载能力,让下水道更畅通,消防设施更健全,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更高,不断增强城市韧性,才能实现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也只有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纵向贯通、横向整合、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方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做实城市“里子”,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就是要打造一个具有“人本”内蕴、“人民”特质和“人文”情怀的城市样态。在人情味十足的城市样态中,城市的管理和服务需精准聚焦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居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比如,上海崇明区老年人口较多,为了解决老年群体普遍面临的爬楼难题,多方协力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让更多居民享受更多生活便利。
  
  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才能激发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推动城市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的力量。在重庆市渝中区,政府“送菜单”、居民按需“点单”;现场评审设计方案,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提出想法意见……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将为城市发展与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增强城市韧性,要善用技术赋能,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迭代升级,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应用也在公共治理领域加速落地与普及。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嵌入与使用,从社会救助、医疗健康、社区服务到旅游、交通、文化教育,在民生服务的各个领域,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未来,依托智能科技手段,智慧城市治理将进入新阶段,助力提高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效率,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智治支撑。比如,杭州“城市大脑”以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急难愁盼、惠民便民利民的民生小事为立足点和切入口,打造包括智能交通、便捷泊车、舒心就医、数字旅游专线、应急防汛、食安慧眼、智慧环保杭州等在内的丰富场景,将智能治理嵌入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韧性城市建设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准确把握人民群众与市场主体需求,让科技更好地赋能城市治理,服务社会民生,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多样化需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者:吉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教授)
  
  
[旅游] 禁止把未开发开放区域作为旅游产
[农业] 小县城如何变身世界菜篮子
[工业] 北京发布工业旅游未来图谱
[农业] 海南白沙 绿成金生态富民
[农业] 传统农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农业] 农文旅深度融合 浙江胜丰村打造
[旅游] 无废旅游便利大于意愿
[林业] 北京多举措做好双节期间森林防火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从污染源到资源:大庆油田让含油
卖不完的月饼要有合理去处
从家电到农机 以旧换新点燃国庆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住建部:五方面推动好房子建设
陪伴经济需监管相伴
打造韧性城市 守护好城市里子
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美丽中国就在你我身边 公园+模式让城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