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以法治之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加入时间:2025-10-16  来源: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计民生。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颁布实施,2015年进行全面修订,为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上海、江西、河南、广西、甘肃等6个省份,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执法取得积极成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稳步发展。同时检查也发现,当前仍面临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责任有待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检验能力有待提升、新业态食品安全风险不断出现等问题和挑战。
  
  凝聚食品安全全链条工作合力
  
  走进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食用油灌装生产线有序运转。检查组详细察看产品追溯系统,随机拿起一桶油,扫描二维码,原料来源、生产批次、检验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我们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追溯体系,让每批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和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这套系统的建立,得益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等多部门数据的打通与共享。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威耀集采集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五象配送基地,印着“学校食材集采集配”的冷藏车不时驶过。近年来,南宁市严审配送单位、供应商资质,在全市推行学校食材集采集配。五象配送基地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我们按严格的标准程序实行全链条检测溯源;从供应商备货到驾驶员运输,全部接入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流程监督,确保送到学校的食材新鲜安全。”
  
  针对油茶这一地方优势产业,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山茶油发展条例》,明确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的标准与责任。在江西省宜春市青龙高科油茶食育实践基地,检查组看到,通过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消费者可以直观了解茶油的生产过程。这种“立法+科普”的模式,既规范产业发展,也为地方特色食品的全链条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然而,检查中发现,仍存在部分领域监管责任衔接不够紧密、基层监管资源较为分散、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全畅通等问题。对此,检查组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协同监督机制,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监管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问题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应急处置协同联动能力;整合现有部门的食品安全信息监管系统并推动数字化升级,形成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信息的智慧监管。
  
  强化对新业态食品的安全监管
  
  近年来,网络订餐、生鲜配送、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对新业态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成为检查组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网络销售食品目前是如何监管的?”5月13日,执法检查组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座谈会,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马旭问。
  
  江西省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近年来,江西省对全省24万家入网商户进行全面排查和线上监测,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交互和比对,有效阻挡“幽灵外卖”进入平台。同时,强化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对外卖平台开展行政约谈,并加强直播电商广告监管。
  
  “外卖商家的资质怎么审核?”“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平台监管?”7月2日,在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检查组发问。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演示“饿安食”智能监管系统: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证照信息,加之人工复核;推行“明厨亮灶”,消费者可实时查看后厨操作;建立骑手“随手拍”机制,鼓励配送员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即时上报。
  
  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食品交易行为作出相关规定。检查组发现,实践中仍存在监管手段较落后、相关规定措施不够配套、消费者权益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
  
  对此,检查组建议: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分别制定并落实主体责任监管规定,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实现线上线下智慧化一体化监管;建立全国食品经营主体资质数据比对机制,提升政府数据动态推送能力,便于第三方平台及时掌握商户资质情况;压实第三方平台审核责任,明确监测与风险处置要求,加大对平台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进一步规范无堂食外卖等网络餐饮服务。
  
  巩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涉及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以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网络与治理结构保障食品安全。
  
  7月17日一早,检查组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专街早市。一名摊主将“食品摊位卡”挂在自家蔬菜摊的显眼处,卡片上健康证、进货凭证等信息一目了然。市场监管人员手持检测仪,随机对蔬菜进行农残快筛。一名顾客认真查看“食品摊位卡”的信息:“亮出这些信息,让我们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单向监管到多元互动,社会共治的理念催生出丰富的基层实践。
  
  在甘肃省兰州市一些社区,“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队伍中活跃着退休教师、热心市民的身影。在河南,多家企业的产品包装上,清晰的溯源码方便消费者监督。多地涉及食品安全的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和普通市民的声音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渠道被充分倾听。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基础在于全社会食品安全法治意识的普遍树立和共治实践的蓬勃开展。”检查组表示,当政府监管、市场经营者自律和公众监督紧密结合,社会公众成为关心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行动者,就能共同编织起一张更加严密、更有效率的食品安全防护网,真正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本报记者 倪弋)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旅游]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