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
加入时间:2025-10-16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今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微改造”撬动“大生态”,将生态环境治理融入城市更新全过程,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系统治理转变,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实施道路缺陷“微修复”,精准防控扬尘污染。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加密重点路段及区域市政设施巡查频次,深入开展临时围挡专项整治。同时,强化对道路挖掘占用行为的审批管理与全过程监管,严控施工扬尘和交通扰民。今年以来,累计修复沥青路面3.5万平方米、人行道及退红区域1.2万平方米;排查临时围挡200余处,发现并整改问题50余处,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风险。
推进排水管网“微更新”,系统攻坚水环境治理。以持续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全面推进老化管网更新改造、排水设备检修保养及管网清淤疏通工程。重点对22座下穿立交桥排水系统的水泵、配电柜、应急发电机等关键设备实施周期性养护,确保极端天气下排水防涝安全可靠。今年以来,新建、改造污水管网7.29公里、雨水管网4.5公里;完成17条重点道路雨水管道、5045座检查井、8043座雨水口清淤工作,切实提升了污水收集效能和雨水排泄能力,从源头防控了黑臭水体风险,为水污染防治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
开展城市绿地“微提升”,织密绿色生态网络。坚持“小切口、大民生”工作导向,持续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化、品质化提升。聚焦“小而美”“小而精”,建成开放“淮小翠”品牌口袋公园40处,打造街头绿地(游园)55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21处,成功植入“国球进公园”等绿色活力场景24处。累计改造绿地318万平方米,建成绿道74公里,目前公园绿地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9%,居全省前列,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肺”功能和居民生态福祉。通过增绿补绿和生态空间织补,构建连续贯通的绿色生态网络,助力碳汇提升与城市热岛缓解。(记者 潘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