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高悬法治利剑 守护绿水青山
加入时间:2025-10-17  来源:人民日报  
 

  从耕地上取土售卖违法吗?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典型案例回应了这一问题:瞿某等人为牟取私利,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取土并销售,导致29.4亩耕地地形地貌改变,生产功能丧失。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其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同步推进“受伤农田”的生态修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此案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环境资源破坏者受到惩戒,更诠释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和“谁破坏、谁修复”的司法理念,清晰传递出国家施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强烈信号。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现实中,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私利,以“改良土壤”“项目建设”等合法名义为掩护,行垃圾倾倒、堆放废弃物之实;有的偷排污水污染水源,威胁群众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甚至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数据造假,以“包合格”承揽业务,严重损害环境监测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这些行为不仅直接戕害绿水青山,造成国家资源、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更扰乱环境监测市场及政府主管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唯有高悬法治利剑,坚持严惩立场,才能让制度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绿水青山的屏障。实践中,各地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的民生关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司法机关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手段惩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实行“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和警示,达到充分保护生态环境、有力制裁侵权人的效果,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和公众健康。

  以案促治,方能标本兼治。个案判决并非终点,还要善于由一个案件办理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针对个案反映出来的日常监管存在盲区、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存在疏漏等问题,司法机关通过制发高质量的检察建议、司法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实现从末端惩治向源头预防的延伸,在法治轨道上求解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最大公约数。

  守护绿水青山,还要着眼于全民法治意识、生态保护自觉的提升。现实中,不少环境资源类违法犯罪源于法律意识淡漠,例如使用弹弓枪等非法行猎、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擅自砍伐自有山场林木等。这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普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和有力措施,提升宣传实效,营造全民尊法守法良好氛围。当下,一些地方探索将审判庭“搬到”案发地,充分发挥司法的规则引领与价值导向功能,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使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保护,绝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要进一步筑牢法治基石,以制度之严、督察之力、司法之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用心用力用情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魏哲哲)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旅游]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