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多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加入时间:2025-10-20  来源:证券日报  
 

  10月17日,北京市政协与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就“构建多元参与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主题协商议政。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不断完善城市形态。
  
  当前,各地正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实施路径,通过强化城市更新组织实施、完善用地政策、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等举措,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城市更新是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行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展望未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仍将是政策发力的方向。
  
  城市更新成效显著
  
  “十四五”时期,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坚持体检先行、统筹推进、机制创新,找准城市更新的着力点,加快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在国新办于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各地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建设筹集安置住房230多万套;启动城市危旧房改造17.5万套(间);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升级,能够补齐宜居短板,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促进房地产存量市场的更新和升级。同时,城市更新也将激活内需动能,改造低效用地、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住房消费升级。
  
  今年以来,各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从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健全法规标准等方面发力,推动城市更新各项任务尽快落地见效。
  
  例如,江西于9月25日发布《江西省城市更新条例》,构建城市更新规划、实施、保障三大体系,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法律制度框架;围绕城市更新保障,提出创新土地供应模式、综合确定土地价款、支持分层开发、鼓励发行企业债券筹集更新资金等支持政策。
  
  中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多地落地城市更新相关实施文件,并持续探索老旧住房自主更新,鼓励小区房屋产权所有人参与自主更新,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更新项目。
  
  城市更新机制加快建立
  
  未来,城市更新行动还将持续推进。
  
  在前述发布会上,秦海翔提到,做好城市更新工作,关键是城市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扎实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分轻重缓急谋划好城市更新项目,统筹政策和资金,加强组织保障,推动各项任务尽快落地见效,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目前,黑龙江、河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已对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进行细化落实。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实施城市精细化治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细化明确25项任务,分项明确20余个责任单位。
  
  中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认为,预计城市更新各项新机制将进一步加快建立,配套的金融、财税、土地等支持政策也有望逐渐落实到位。
  
  对于城市更新行动,严跃进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强化资金保障,扩大银行贷款和专项债等支持规模,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并将城市更新和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等有机结合,更好促进产业导入。(本报记者 张芗逸)


  
  

[林业] 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林业] 安徽马鞍山:四个转型打造林长制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旅游]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通过国补换新家电后 那些被淘汰
从一烧了之到变废为宝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多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