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用
看滨州惠民县变“废”为“宝”
加入时间:2025-10-20  来源:中国环境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常年覆膜面积20万亩左右,每年产生废弃农膜约5000吨。近年来,惠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美丽山东建设中将废弃农膜回收与绳网加工深度融合、交叉重组,逐步探索出一条“政府建网、企业造粒、市场织绳”的跨行业的闭环循环链。
  
  一、政府建“网”,废弃资源转“弃”为“收”
  
  (一)系统谋划,织密回收贮运“一张网”。列支预算资金50万元,在全县建成1处农膜回收中心、4处固定回收站点、9处临时回收站点和多处村级暂存点,并按照“六有”标准配备废弃农膜回收机、手动液压叉车等配套设施,形成覆盖全县14个涉农镇办无缝衔接的“1+4+9+n”废弃农膜回收贮运体系,打通农膜回收“最后一公里”。
  
  (二)统筹推进,记好农膜回收“三本账”。记好覆膜作物账,对全县各镇办覆膜作物、覆膜面积、农膜使用量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建立覆膜作物动态调整台账。记好地膜营销账,对全县生产资料门店销售的地膜厚度、质量、标准进行适时跟踪指导,建立地膜营销供应台账。记好回收处置账,指导各农膜回收站点建立健全回收、处置台账,做到地膜回收来源清、去向明,可查询、可追溯。
  
  (三)多维发力,念好综合利用“三字诀”。源头管控,在“管”上下功夫。抓住农膜揭旧覆新“窗口期”,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农膜经营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从源头上保证农膜的可回收性。宣传发动,在“推”上重实效。每年春秋两季接续开展农膜集中清理行动,引导农民规范使用标准地膜、积极参与地膜回收。激励推动,在“收”上做文章。发挥全县村村都有公益保洁员的网络优势,对弃置于田间地头、村庄周围的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捡拾,有效杜绝了废旧农膜焚烧、堆积、掩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让农民“获利”,环境“受益”。
  
  二、企业造“粒”,废弃资源变“废”为“宝”
  
  (一)政策引导。制定出台《惠民县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指导意见》,对回收标准、补贴价格进行统一和明确,指导各回收站点按照不低于0.8元/公斤的标准进行收购,与博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回收协议,将回收的废弃农膜统一进行再生资源化利用。
  
  (二)提升工艺。指导回收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对设备、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类、破碎、清洗、熔融、再生、造粒等精细工序,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华丽蜕变,既有效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生动诠释了绿色循环的发展理念。
  
  (三)数字赋能。自主研发“农药包装废弃物数字回收”系统,实现了“废物源头收集、价值及时兑现、工厂规范化处理”到“新产品生产”的闭环式循环经济产业链,保障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循环利用,为绿色农业与环保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市场织“绳”,废弃资源循环“绿”用
  
  (一)做大特色产业,为农膜再生提供舞台。惠民县是全国最大的绳网生产基地,拥有新型绳网企业3700余家,市场份额占全国的85%以上,年产值超260亿元。农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经回收企业除污、溶化、脱粒后,即成为加工绳网的优质基料,实现了废弃农膜由“农尾”向“工头”的转变。
  
  (二)加快科技创新,为农膜再生提供路径。先后建成绳网先进技术研究院、绳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科创平台,惠民新型绳网入选山东省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41项科研成果在惠民转化落地,23项生产标准通过认定,为农膜再生料的升值应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双网融合发力,为农膜再生提供动能。实施“互联网+绳网”双网融合工程,辐射南部8个镇办,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培育中国淘宝村26个,建成“红网工坊共富车间”32座,带动村集体增收超520万元,吸纳村民就业2200多人,为农膜再生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旅游] 别被新型旅游项目忽悠
[林业] 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林业] 安徽马鞍山:四个转型打造林长制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旅游]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通过国补换新家电后 那些被淘汰
从一烧了之到变废为宝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让住得更好照进现实
多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